发展观

    什么是发展观

    发展观是指一定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在思想观念层面的聚焦和反映,是一个国家在发展进程中对发展及怎样发展的总的和系统的看法。确立什么样的发展观,是世界各国面临的共同课题,它也是伴随各国经济社会的演变进程而不断完善的。

    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一个总特征。唯物辩证法认为无论是自然界、人类社会还是人的思维都是在不断地运动、变化和发展的,事物的发展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发展的实质就是事物的前进、上升,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因此,我们必须坚持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即发展观。在社会历史领域,发展观是一定时期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需求在思想观念层面的聚焦和反映,是一个国家在发展进程中对发展及怎样发展的总的和系统的看法。确立什么样的发展观,是世界各国面临的共同课题,它也是伴随各国经济社会的演变进程而不断完善的。

    发展观的演变过程

    (一)从传统发展观到新发展观

    人类社会的历史归根到底就是指一部人类发展的历史,随着传统自然经济的终结,人们普遍关注和思考发展问题。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传统发展观的弊端逐渐暴露出来,引起了人们的反思和批判,逐渐提出了新发展观。

    从传统发展观到新发展观是发展观历史演变的第一阶段。传统发展观的形成与工业文明和现代经济发展有关,主要标志是以单纯的经济增长为目标的,并认为单纯的经济增长等同于发展观,用财富财富的增长和增长速度来衡量。澳大利亚经济学家阿恩特指出:“经济发展实际上被认为是经济增长的同义语,经济发展用人均收入的增长来衡量。”因此,传统发展观用经济指标来衡量社会经济发展,投资储蓄的增加成为发展的实质。

    法国著名经济学家费朗素瓦·佩鲁在《新发展观》一书中指出:“经济是发展的手段,发展是为满足社会和人的各方面的需要,发展是为全人类的利益服务的,它是一种整体的、综合的、内生的。”从中我们认识到,发展模式是整体的,涉及各个领域,具有协调性和内生性等特点。这种发展模式的提出,对于整个发展观的演变历程来说是一种进步,因而,这种发展观从人与社会的角度来理解发展问题,打破了传统发展观的片面性和狭隘性。它把人的发展作为核心,引入了新价值参照系,重点体现人的精神文化价值,正确处理利益与文化价值的潜在冲突。但是,这种发展观没有把握发展与生态环境的辩证关系,把文化视为唯一的决定性因素,夸大了文化的作用。在这一时代,人们把自然环境同人类社会、把客观世界同主观世界形而上学地分割开来,没有意识到人类同环境之间存在着协同发展的客观规律。直到威胁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环境问题不断在全球显现,这才引起人们的震惊与正视。

    (二)从新发展观到可持续发展观

    新发展观的不足使得人们对于发展问题作更深入的探索和思考,人类的社会实践和理性思考都表明了人的需求和创造力是无限的,人类的经济活动和整个文明总是要不断向前推进和发展的,但是,当发展需以牺牲人类生存的环境为代价时,这种发展观失去了意义。人类应当在不超出支持它的生态环境系统的承载能力的情况下改善自己的生活质量,实现生态环境、经济和社会三者的协调一致,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可持续发展观是在人类对于全球问题的思考,全面反省发展观问题,选择发展模式和视角,从更深的层面去不断探索社会发展规律的产物。伴随着全球问题,特别是人类生存环境的恶化,可持续发展问题日益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世界自然与自然联盟首次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概念以来,特别是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提出可持续发展战略思想以来,人们的思想中普遍形成“可持续发展观”,进一步认识到全面落实并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思想的重要性。从20世纪中叶以来处理环境问题的实践中,人们又进一步认识到,单靠科学技术手段和工业文明的思维定式修补环境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必须在社会各个层次上调控人类的社会行为,人类终于认识到环境问题是一个发展问题,也是一个社会问题,它进一步揭示了当代人与后代人的辩证关系,需要与满足之间的必然联系,最后,深刻地认识到了可持续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江泽民同志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中指出:“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从中我们知道,作为发展中国家,中国面临着发展经济和改善环境的双重任务,要正确处理好人口与资源的各种矛盾。可持续发展观进一步证实,社会发展是一个人类与自然协调发展的过程,同时表明人类在推动社会发展过程中,应该尊重发展规律,将各种利益统一协调起来。

    (三)从可持续发展观到科学发展观

    可持续发展观运行中存在的各种缺点和种种阻力,引起了人们对可持续发展观进行进一步的思考和探索。发展本质意义上来说是为了满足人类的需要而改变人类行动,为了能够保持不断健康发展,必须树立与时代发展相适应的发展观,人们也普遍需要树立一种新的发展观的形成,这种条件下形成了一种新的发展观,从而实现了从可持续发展观转变为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本质意义上来说,就是可持续发展观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实施和落实当中提出来的,树立和落实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新的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把发展问题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把它作为一切问题的关键。坚持以人为本,实现人民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人民的利益作为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尊重客观规律,发挥人民群众在历史创造中的主体地位。同时强调发展的协调性、全面性和可持续性等特点,真正实现了经济指标、人文指标、资源指标和环境指标的联系。注重可持续发展过程中的智力因素,强调科学技术在科学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证明,人类利用知识创造的科学技术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现代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支柱。多种因素造成的问题,依靠知识、科学技术发展才能逐步得到解决。它克服了以往发展观的不足和缺陷,批判地继承它们的优点,吸收了合理因素。科学发展观,是立足基本国情,深入分析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总结发展实践,准确把握发展趋势,鉴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而提出来的,因而它符合新时代发展的要求,集中反映当代的发展实践。

    我国实现发展观的根本转变

    以何种发展观来规划和促进本国发展,是关系国家前途和命运的大事。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对当代中国的发展问题进行了不懈探索。也走过了不少弯路。建国初期,实施以“赶超”战略来规划发展,谋求发展的高速度。尽管取得了很大成绩,但发展思路上的急于求成、片面化及计划经济体制弊端显现和政治因素干扰,导致经济结构严重扭曲和国民经济的数度波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果断地把党和国家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并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在经济建设过程中,从邓小平提出“发展才是硬道理”,到江泽民强调“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可以看出我们党在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对发展问题的重视程度。但是,在推进发展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不能全面、科学把握发展内涵的倾向,把发展等同于经济发展,甚至等同于GDP增长。侧重经济快速发展.对快速改变我国贫穷落后面貌和人民生活物资严重短缺的现状.确实起到了显著成效。使我国在很短时间内,便创造了“中国奇迹”。经济高速增长3O多年,不仅实现了经济总量的快速提升,国力增强,也极大地丰富了人民生活的物质供应.由经济短缺变为了经济相对过剩。随着国家经济实力的快速提升。我国的国际地位、国际声望和国际影响力也日益提升。

    但是,我们也不得不承认,在这种传统发展观指导下,虽然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增长,但长期实行高投入推动和维持的速度型增长路线,最终导致在实践中出现重经济发展轻社会发展、重发展速度轻发展质量、重经济总量扩大轻经济结构优化、重财富获取轻生态环境保护、重物的积累轻人的发展等偏向。从而导致城乡、地区和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拉大,经济和社会不协调问题越来越突出。人和自然的关系被严重破坏,与国际上的经济摩擦也日益增多。传统发展观是一种见“物”不见“人”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对“人”的异化。经济快速增长,抑制了“人”的发展需求,从而导致与“人”密切相关的众多社会领域发展迟滞,造成看不起病、上不起学、买不起房、养不了老等系列社会矛盾和问题。同时.在以经济成败论英雄的社会大背景下。也使整个社会逐渐形成“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的不良风气,造成社会成员的道德素质不断下滑。以致一些原来被消灭的“黄赌毒”等丑恶现象死灰复燃,坑蒙拐骗充斥社会,制假贩假横行市场,直接造成社会的安全感和信任度不断下降。这些显然与我们谋求发展的初衷相悖。

    在这种状况下,我国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顺利实现“三步走”战略的第三步,完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夙愿.就必须正视这些引发民怨的社会问题。并使其得到较好解决。否则,不仅经济的快速发展难以持续,而且会造成社会矛盾的进一步激化。严重影响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及和平稳定的社会环境。为此,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即科学发展观。随后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又对“科学发展观”作了系统阐述.指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既是对过去传统发展方式的反思与扬弃.更是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新认识。随着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也逐步实现了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观的根本转变。

    我国发展观转变的影响

    科学发展观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新发展。其突破了“GDP崇拜”和“以物为本”传统发展观的局限性。在强调发展的同时。突出“以人为本”,实现了由“物”到“人”的根本性转变。这种转变,必将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产生极其深远的影响。

    (一)凸显了“人”的价值与地位

    马克思主义在科学阐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时.指明了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规律.强调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从而第一次把以人为本的思想建立在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基础之上.成为指导无产阶级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一项重要思想原则。与传统发展观相比。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亮点是凸显了“人”的价值与地位。科学发展观把“以人为本”作为核心,体现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应该都是为了实现“人”的发展.或者说是为人的发展创造一切物质条件。社会是“人”的社会,人类一切活动都是为了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最终实现人的彻底解放。由传统发展观到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转变.既体现了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也为我国未来经济社会走向指明了正确的发展方向,更促使整个发展方式和发展战略的调整和转变。

    从十六大胡锦涛同志当选总书记到西柏坡学习考察,向全党提出要牢记“两个务必”,坚持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开始,到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企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使民生问题成为党和政府,乃至整个社会关注的焦点。十六大以来的这十年.是党和政府聚焦民生的十年,也是民生改善最快的十年。正是在“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党和政府坚持民生优先,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使人民群众生活明显改善,享有的公共服务水平明显提高.切实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二)促使了人与人、人与自然关系的转变

    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核心,是紧密围绕两条基础主线来阐述的。其一是要努力实现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协调,其二是要努力把握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平衡。随着对科学发展观的深入学习与准确把握,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过程中,必然会促进人与人、人与自然关系的转变。

    1.促进人与人关系的转变。为协调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为人民群众创造良好社会环境,从党的十六大正式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概念,到十六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再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由“三位一体”发展为“四位一体”。我们党便把实现“社会更加和谐”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目标之一,并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加强党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方面。为凝聚民心民力。建设和谐文化,巩固社会和谐的思想道德基础.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首次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大命题,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 最大限度地形成社会思想共识。同时树立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积极培育社会的文明道德风尚。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道德规范,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以期在全社会形成知荣辱、讲正气、促和谐的道德风尚,形成男女平等、尊老爱幼、扶贫济困、礼让宽容的人际关底

    2.促进人与自然关系的转变。伴随人类社会发展和需求增加,地球上的自然资源正在日益减少。面对日趋严峻的自然环境。面对能源、淡水、土地、矿产等资源不足的矛盾越来越突出,也迫使我们的发展观必须转变。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我们开始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并着手对满目疮痍的环境进行整治、修复和保护。以寻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及其关系的合理性存在,进而实现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和谐与协同进化。为此,党中央明确提出并制订了走可持续发展道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生态文明等一系列具有全局性和战略性的重大决策。在社会生产、建设、流通消费的各个领域。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切实保护和合理利用各种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从而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追求经济、社会、环境以及人自身的协调发展。

    (三)加快了经济建设指导思想和发展理念的转变

    “好”与“快”一直是经济发展的两个方面.“好”指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快”则指发展的速度。如何处理“好”与“快”的关系,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尤其是经济建设中一直面临的重要课题。改革开放初期,我国经济文化落后。科技水平低,基础设施、物资供应严重不足,这就决定了求“快”是经济建设的基本指导思想和发展的突出任务。但在一味求“快”的发展方式下,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容易被忽视。或者说被过快的发展速度和急剧膨胀的经济总量所掩盖。盲目求快实际上是一种高投人、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率的“粗放型”发展方式,势必造成严重的资源浪费、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成为制约经济社会进一步发展的突出问题。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国1/5的城市空气污染严重,1/3的国土面积受到酸雨影响:全国水土流失面积高达356万平方公里.土地沙化面积174万平方公里;90%以上的天然草原退化,生态多样性减少;全国七大水系都遭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等等。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这种发展方式是不可持续、难以为继的。

    发展观的转变,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经济建设指导思想和发展理念的转变。2006年11月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共中央召开的征求对经济工作意见建议的党外人士座谈会上明确提出,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2006年12月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又进一步提出,“又好又快发展”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党的十七大报告也指出,要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叉快发展,实现未来经济发展目标,关键要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面取得重大进展。又好又快发展,成为引领中国经济发展新的指导思想。从“又快又好”调整为“叉好叉快”。由强调发展的速度到注重发展的效益和增长的质量,反映了中国经济发展理念的一大转变,是经济的数量型扩张向质量型发展的理念升华。发展速度应当是经济效益比较好、人民群众得到实惠的速度:是资源消耗比较少、环境得到保护的速度;是经济波动比较小、增长得以持续的速度。我们既要求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防止大起大落,更要坚持好中求快,注重优化结构,努力提高质量和效益。

    参考文献

  1. ↑ 阿不都艾尼·依拉洪.简论发展观的演变及其规律性[J].洪 学理论,2012(31)
  2. ↑ 2.0 2.1 甘忠诚.我国发展观的根本转变及其影响[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2(9)
联系管理员
15775053793

作者头像
经济百科创始人

经济百科

上一篇:LG集团
下一篇:龚如心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