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新闻

网络新闻(Netnews)

什么是网络新闻

网络新闻是指综合运用文字、图片、图像、音响、动画等手段,助网络平台和网络技术对新近发生的事实所进行的报道。网络新闻具有交互性,其信息量大,传播迅速快捷。

网络新闻的产生与发展

网络新闻是突破传统的新闻传播概念,在视、听、感方面给受众全新的体验。它将无序化的新闻进行有序的整合,并且大大压缩了信息的厚度,让人们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最有效的新闻信息。不仅如此,未来的网络新闻将不再受传统新闻发布者的限制,受众可以发布自己的新闻,并在短时间内获得更快的传播,而且新闻将成为人们互动交流的平台。网络新闻将随着人们认识的提高向着更深的层次发展,这将完全颠覆网络新闻的传统概念。

随着有“第四媒体”之称的互联网的成熟和迅速扩展,目前全世界已有200多个国家和地区联上了因特网,共有近2亿6000万网络用户,而且现在每隔半小时就有一个新网络与因特网相联,每过一个月就有100万新的使用者加盟,只要具备上网条件都可以发表真知灼见,所以网上新闻信息也以涨潮般的速度发展,仅以WWW方式提供的信息平均每过53天就翻一番。1987年,世界上第一家网络报纸——美国的《圣何塞信使报》(San Hose Mercury News)创办,开拓了网络新闻的新纪元。以互联网为依托的网络新闻传播业开始呈现出反应快、针对性强、方式灵活的加速发展态势。在美国,从《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华尔街日报》、《洛杉矶时报》、《芝加哥论坛报》、《时代周刊》、《新闻周刊》等著名报刊到地方性小报,掀起了一波又一波的上网浪潮。而我国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新闻的上网数量急剧增长,报刊、广播、电视、通讯社等各类新闻媒体已经在互联网上全面“开花”。

网络新闻时效性强、跨国界传播、费用低廉、自主选择性强、打印方便、保存时间长等优越性也逐渐显现出来,更加激发了新闻上网的积极性。在国内,众多媒体网站加大投入纷纷改版甚至一改再改,在新闻和信息内容提供、网络服务功能提供、基础设施改善,包括宽带的多种广告形式广为宣传自己等诸多方面,全方位地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新面貌。“网络时代对新闻传播的冲击”、“传播媒体在全球化趋势下如何保护中华文化”、“网络新闻的问题与自律”、“网络新闻管理”、“网络新闻的自我成长”、“网络新闻与商业网站的关系”、“网络新闻的采编规律”、“大型新闻网的运作”、“网络新闻版权保护”、“网络新闻人才”及“网络新闻网站的技术”等作为重大的研讨主题,带动了“网络新闻学研究热”、“网络新闻传播教育热”和网络新闻传播研究热”。同时开通了“现代传播评论”新闻传播学术网站。

随着网络新闻不断增长的需求,越来越多的传统媒体从业人员正在转型成为网络记者。网络记者除了具备必要的新闻从业技能,还需要具备一定的网络技术知识和操作能力,掌握英语,能够轻松自如地收发电子邮件和上网获取信息,并且能够熟练处理文本、照片、图表、音频和视频等材料。网络记者将成为从文字处理到信息网络技术等领域内交叉工作的复合型人才,这将使网络新闻在质和量上都有一个飞跃。

网络新闻的特点

①在信息容量上

网络媒体突破了传统媒体对时空的限制,可以发表更为详尽的深度报道和背景资料。

②在时效性上

它采用了24小时连轴滚动式的发稿模式,的新闻,或对某一新闻作持续的报道。只要点击电脑,就即时播报世界各地

③在传播方式上

它利用网上传播的交互性特征吸引读者的关注,而不再像以往那样依赖于通讯社提供的各种各样的新闻源,或者有赖于记者在新闻事件或突发事件发生后赶赴现场作报道。

网络新闻的积极面与消极面

1.网络新闻的积极面

网络新闻是一种即时化、个人化、交互化、多媒体化的新闻传播形式,具有不同于纸质新闻、广播新闻和电视新闻的全新特性。正是这种媒介特性在大众传播中的日益生动展现,不断深化着人们对其积极面的认识。

(1)新闻时效的迅速便捷。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新闻的时效性要求越来越高,实时传播新闻对于网络媒体则是举手之劳。

(2)新闻信息的海量内容。报纸受版面、广播电视受时段的限制,要求的是精选精编,而数字化使网络只要有足够的服务器,便有足够多的空间容纳哪些可粗可精的新闻信息。这充分体现了网络新闻承载超量信息的优越性。

(3)新闻形式的超文本结构。多媒体是网络媒介的核心因素,从这个意义上才能更本质地把握网络新闻的媒介特性。

(4)新闻传播的双向互动。多媒体平台上的信息传输具有双向互动性。受众不仅可以接收信息,而且也可以以传播者的面目出现,把自己认为有价值的信息传播给别人,并随时发表自己的见解,形成了网上信息的发布、反馈、再发布的循环往复过程。

2.关于网络新闻媒介特性的消极面

网络是影响现代社会发展的一把“双刃剑”,对网络新闻媒介特性的分析也要两面看。

(1)公信力与权威性低。目前,一些网络媒体为“争夺眼球”,制造转发虚假新闻和有害信息;一味追求经济效益,致使专业新闻广告化、商业广告新闻化。正是那些混淆视听、误导公众的信息,损害了读者的利益,也损害了网络新闻的名声。

(2)舆论导向多元化。网络新闻的自由、开放、交互和渗透性传播,促进了政治文化的民主化、社会化、高效化与国际化。但是由于其对国家信息垄断的打破、统一舆论的瓦解,冲击着主流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特别是一些错误、腐朽、落后的东西在网上的传播,造成了错综复杂的局面。舆论导向正确是福,舆论导向错误是祸。

(3)侵权涉法问题多。网络新闻的内容浩繁芜杂,网络媒体的守门人功能很弱,法律赋予作者对其作品所享有的发表权、署名权、修改权、使用权等等屡遭践踏,加上网络新闻资料的可长久储存并易于检索,任何人的隐私上了网络新闻都难免后患无穷。网络新闻传播过程中的法制化管理有待进一步加强。

网络新闻存在的问题

网络新闻传播过程中受众接受信息的心理机制行为机制发生了一系列新的变化。这些变化对传统的新闻写作方式提出尖锐的挑战,认真研究网络新闻写作的特殊性,掌握网络新闻写作的特殊技巧,对于提高网络新闻传播的质量,增加网络新闻传播的影响力具有重要意义。

1.在网络新闻的运作观念上,重量轻质

多媒体性及全时观念欠缺,当前许多中文新闻站点普遍存在着内容简单、空洞的现象。经常阅读网络新闻的读者就会发现,不少网上新闻都是标题大、内容少,有的新闻甚至只有短短的一行字,缺乏实质内容;而有关背景也交代得不清楚,使读者无法从中获益,因此新闻的价值不高。网络新闻最大的优势就是其多媒体的特性,但是目前中文网络新闻多数还是以文字为主,声频或视频材料很少。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一方面是因为网络技术还不太成熟,另一方面是制作和消费成本高,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多媒体网络新闻在中文网络市场的迅速普及和发展。此外,全时观念的欠缺也限制了网络新闻的高时效和即时发布的特性。一些大型网络新闻站点,如新浪网、人民网、中新网等基本上做到了全天24小时定期及时更新;而为数众多的中小站点,因为技术原因或者是编辑人员的限制,网络新闻的更新次数太少,因而导致部分网络新闻的发布甚至迟于相应的纸质媒体。

2.缺乏深度报道信息

中国网络新闻媒体目前上网的信息大多为动态新闻。根据对中国五大专业新闻媒体网上信息的调查分析,一般动态新闻占到90%以上,相比之下,背景性报道、分析性报道、预测性报道的数量十分有限。这无疑制约着中国网络新闻媒体对于全球受众的深层影响力。特别是在诸多ISWICP全方位经营动态新闻信息的情况下,中国新闻媒体在网络信息传播领域受到了强劲的挑战。

3.服务功能单调

目前上网的中国新闻媒体主要还是集中于新闻信息的传播,而较少考虑利用自己特有的信息资源优势,针对特定的读者群体提供各种信息服务

网络新闻的发展趋势

1.网络新闻将会进一步细化

网络新闻的专业化与网民需求的多样化是今后网络媒体首先需要考虑的问题。以前网络新闻媒体是综合门户时代,Yahoo、新浪、搜狐等都是典型代表,它们的传播方式是水平、单线条的。专业化的新闻,即信息与服务围绕着特定的领域展开,结构呈现出纵向与系统连贯性相结合的特点,把某个相关领域的信息做深、做透,涉及到背景、功能、前景等各个方面。在崇尚个性的信息时代,为那些有不同爱好的网民提供以其个人需求为出发点的个性信息,才能最终留住他们的“眼球”,这对于网站来说至关重要。专业网络新闻与门户网站提供的新闻最大的区别就是专业新闻拥有固定客户群体,这样可以集中精力为网民提供某一个领域全面的、个性的服务。这样,新闻的传播方向将不是单一的,而是多个去向、交叉的,垂直与水平并存的,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阅读。

2.网络新闻与传统媒体并存,并对从传统媒体获取的信息进行深加工

网络新闻的发展是离不开传统媒体的,但是今后网络新闻将不是对传统媒体的翻版,也不是对传统媒体内容的简单堆积,而是对从传统媒体获取的新闻进行深加工,对具有新闻价值的信息进一步深度挖掘。互联网的优势不仅仅能够获取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信息和资料,重要的是对信息资源的深度发掘。如果谁能提供深层的、专业化的服务,谁就能够赢得网民青睐,网站应当根据网民日益专业化和多样化的需求建立相应的数据库,对新闻信息进行整理、分类等,为读者度身定做新闻。不久的将来,人们将通过电子邮件根据自己的喜好定制新闻。个性与特色将是今后网民关注新闻的特点之一。不仅如此,在新闻传播的自由度上,网络媒体已经超越传统媒体,并成为后者的巨大威胁。

3.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优势互补,资源整合

由于网络是没有任何限制的新兴媒体,每个人只要有上网条件都可以发表意见,往往一些真知灼见,由于BBS或者聊天室影响有限,传播范围有限,没有引起足够重视。这时如果能够把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的优势结合起来,比如把一些网络新闻在传统媒体上发表,共同营造一种健康向上的传播环境,一定会扩大影响,发挥其应有作用。目前,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是一个竞争与合作的局面,双方相互鉴、相互学习、相互支持,同时又相互竞争,这种合作与竞争将不断升级与演变,在融合与碰撞中到达另一个发展层次,那时,网络读者将能够读到更高品质的网络新闻。

参考文献

  1. ↑ 张浩编著.第九章广播、电视、网络新闻的写作技巧与范例评析 新编新闻写作技巧与范例评析 最新版本.中国言实出版社,2011.10.
  2. ↑ 2.0 2.1 2.2 刘元荣,王凤英编著.第六章 怎样在网上阅读时事新闻 网络文献阅读研究.吉林大学出版社,2011.04.
  3. ↑ 3.0 3.1 张浩编著.第十二章 电子媒体新闻的写作 新编通讯员写稿培训教程.海潮出版社,2012.05.
联系管理员
15775053793

作者头像
经济百科创始人

经济百科

上一篇:乡财县管乡用
下一篇:家庭理财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