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文化

目录

    1.什么是社区文化2.社区文化的特征3.社区文化的功能4.社区文化的发展策略5.参考文献

什么是社区文化

社区文化是指一定区域、一定条件下,由社区成员共同创造的、以适应环境的思想、价值、信仰、物质文化、工艺技术以及行为模式,等等。社区文化的内容是丰富多样的,从物质、精神、社会关系、艺术、语言符号、风俗习惯六大子系统来看,社区文化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首先,价值观价值观是指人们对事物或行为的好恶、对错的观念与看法。社会价值观与规范往往相互影响社会成员的行为。价值观不只是正面的,常正反两面俱在。人们的情绪往往会影响到价值观的判断。社区组织群体把现行政治体系认可的政治思想、价值观念、价值规范和行为准则灌输、传授给社区居民,以传承文化、维系社会的运行和发展。

其次,社区规范。社区规范是指社区居民的一套行为准则:提示人们什么可以做,什么不能做;在什么时候做,怎么做,等等。规范是在社会互动中形成的,是社会关系的反映。美国社会学家萨姆纳(William G.Sumner)认为,规范可以分为两种:第一种是民俗(folk—ways),它是指行为规范里的风俗部分,亦即习俗上的做法。比如,社区居民去拜访人家,习惯上要随身带点礼物,参加婚礼一定要送红包或礼金等都是风俗习惯,也是民俗。第二种是民德(mores),它是指一些影响到社会生存或延续的行为规范。一个社区有时候为了强制执行某种行为或做事的方法,而将之付诸文字,这种强制执行的民俗、民德等就成为规章、制度。虽然规章、制度权威相当大,人们对规章、制度也相当畏惧,但是规章、制度有时并不一定就比民俗更能让人们遵从。

再次,符号与语言。符号是指那些含有代表或意指其他事物的表征。书写文字也是代表某种意义或事物的符号。符号的定义往往是随着社会的不同而界定的。它并没有一定的准则可依循,符号与其所代表的事物常常不一定要有关联。同一社区里的人们之所以能够彼此互动沟通正是因为他们对所使用的符号有共同的认识与类似的定义。社会互动必须着符号的运用才能进行,所以符号是社区文化的基本要件。

最后,除了非物质性文化之外,工艺技术也是社区文化链条上的重要一环。社会创造物质文化和工艺技术,以维持和改进生活水准及对付自然环境的挑战。文化里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的发展有时候并不能等速,而造成两者间的差距,社会学家奥格本称之为“文化失调”。在社区发展的实践中,工艺技术往往首先开发、起飞,而人们的社会价值体系并未能配合发展,于是文化失调的现象跟着发生。例如:我国很多社区的文化馆、俱乐部、阅览室、录像厅等公共设施基本到位,而管理、使用状况混乱是众所周知的事实,究其原因,如果从文化失调的角度来看就是规章制度的制定已普遍,而居民对其遵守的观念却未跟上。

由此可见,社区文化包括基本相同的价值观念、社区精神、社会规范、行为准则、公众制度、文化环境等等,其中价值观是社区文化的核心。

社区文化的特征

社区文化在一定的地域上发展起来:一方面,它代表一个社区组织对周围环境的适应;另一方面,随着全球化深入发展、各方利益深度融合、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加之当前我国正处于结构调整和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它又体现出鲜明的时代人文精神。因此,社区文化除了具有醇厚的地域性、历史性、渗透性、传承性、多样性与交融性等特性之外,还具有以下特征:

1.政治性和社会性的统一

社区文化建设的主导力量是政府,政府主导是指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提供基本社区服务(包括文化服务),但社区服务完全由政府承担不符合市场经济和现代公共管理准则。从文化资源特点来看,政府的文化资源是有限的,而民间和社会的文化资源非常丰富,从现阶段实际来看,完全由政府包办社区文化事业的发展,不但落后于经济发展现状,而且明显不能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因此,应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吸引、调动社会文化资源参与社区文化建设,打造“共建共享”公共服务机制。同时实行社区文化的社会化运作,社会化所带来的结果是社区文化传承,以及价值体系的连续、稳定和功能的实现。可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提供社会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可以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机制灵活、政策鼓励”的社区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模式的社会联动机制。以多种形式鼓励民间开办公共阅览室、文化馆、健身馆等,吸引文化产业“委托经营”等模式,提升文化建设的软实力。社区文化内部逐渐孕育出政治文化,政治文化的传播、交流、积淀和继承使之在社会化的基础上得以形成和发展。政治社会化可以说是在全社会范围内进行的,但社区是社会化的重要场所。社区组织内的任何个体都不可避免地要受到社会政治教化的影响。由此看来,社区文化是政治性和社会性的统一,社会性是其政治性得以形成的前提和基础,政治性则是社会性发展的充分体现。

2.包容性与多样性的统一

所谓社区文化的包容性,是指不同地域的社区文化处在同一社会体系中双向互动、相互贯通、吸收鉴、由此及彼、逐步扬弃转化的过程,呈现出一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看似非此非彼、亦此亦彼的状态。社区文化的包容性,使社区文化在内部形成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局面,在外部不断吸纳外来文化的营养,使自身更具生命力,呈现着“包容文化的多样性、多民族性、多特色性”。一般来说,在一个异质性和同质性同在的社会转型期,原有的社区文化与外来社区文化、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主文化与亚文化等,每时每刻都在相互发生碰撞、渗透、融合,随后形成一种新的社区文化。新的社区文化既继承了原有社区文化的特点,又彰显出其他文化的色彩,成为一种交叉结合型的文化系统。社区文化内涵丰富多彩,无论在内容、对象还是在形态、管理等方面都展现出多样性的特点:在内容上,既有传统文化的内涵,也融人了现代社会的外来内容;从社区文化的载体上看,它是社区内各层次个体、群体一同创造的。社区文化是不同阶层、不同职业、不同角色的人群在长期共同的生活实践中共同培植、创造出来的。反过来,社区文化又服务于社区内不同层次的居民。从社区文化的形态上看,可以说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在一些社区有俱乐部、沙龙、组织、协会等多种形式,它们各自都在发挥自身的优势,为社区文化增光添彩。从社区文化的管理上来看,也有集体管理、个体管理、合资合作管理等多种管理形式。社区文化的多样性体现了各种文化群体适应外部世界和改变生活境况的能力,而社区文化的包容性则体现了多种文化群体和文化观念多元共存的要求和可能性。

3.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

社区文化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有两个层次:

第一层次是指建立在同一经济基础上层建筑之上的社区文化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社区文化的普遍性,一是指在同一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上所形成的反映最基本的核心的社区文化是同一的、相同的;二是指这类社区文化反映和揭示的是建立在同一经济基础之上的所有社区的规章、制度中最本质的、最具普遍性的价值原则和理论。这些价值原则和理论对社区居民行为具有普遍的指导性和约束性。社区文化的特殊性,是指一个个具体的社区文化在共性基础之上的个性化和具体特色。社区文化的特殊性形成于不同地域的历史文化传统、民族关系、具体的国情和社会环境。由于社区文化的个性化和具体特色,它把建立在其上的一个个具体社区规章、制度区别开来。

第二层次是指在现代社会建立在文化生活一体化基础之上的社区文化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社区文化是多元的、丰富多彩的,但社区文化又存在和蕴藏着向一体化方向发展的强大动力。一方面,新的网络技术和传播技术的发展,强化了各个地区、各个民族的文化的碰撞,促进了各种文化之间的交流和交互传播,加速了建立在商品经济知识经济基础之上的通俗文化、大众文化、科学文化对其他文化的传播和融和。这种文化上的碰撞、交流、相互吸纳和融和的过程,必将导致社区文化普遍性地形成和发展。另一方面,人类既追求多样的、有特色的生活方式,又追求共同的、一体化的生活方式。表现在思维方式上就是寻找世界的普遍规律,追寻文化生活一体化的理念、理论,寻求具有共性的社区生活模式和框架。这些动力的交互作用,推动着各个地区的社区文化生活向一体化的方向发展,并促使社区文化普遍性的形成和发展。但是这种社区文化的一体化,不是绝对的一元化、一样化,而是各个地区、各个民族在具有共性、普遍性基础上的一体化,在一体化中仍然保留着各个社区具有个性化的内容。社区文化形成于某一具体的社区,必然带有醇厚的地域特色。因为社区文化的产生是地理环境、生产方式社会制度意识形态和风俗习惯等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它是人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中创造的,它的发展必然会带有某一社区特有的烙印。随着这种地域性、个性化社区文化的长期发展和积淀,其特殊性更为明显。正如俗话所说,“十里不同规,百里不同俗”。

4.阶段性和连续性的统一

社区文化具有连续性,它是一个接连不断的动态过程,.社区文化的发展贯穿于整个社区的存续期间,它是一定社会、一定地域、一定时代的产物,每一代人都生长在一个特定的文化环境中,他们自然地从上一代那里继承了社区文化,又一定会根据自己的经验和需要对社区文化加以改造,在社区文化中注入新的内容,抛弃那些不适时的部分。社区文化既是一份遗产,又是一个连续不断的积累、扬弃过程。社区文化在其连续发展的过程中,也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这是因为:社区文化的载体和内容,在不同的时代、社会条件下,它的具体表现形式是不相同的,阶段性体现了一个社区的文化自身发展的特殊性,代表一定的社区文化传承积淀与特定地域文明的特点,表现为该社区的文化类型。阶段性也体现了社区文化在一定历史时期的共同特征,反映社区文化发展由低向高的发展方向和文化之间传播、交融与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的关系。但是,社区文化发展过程中的连续性和阶段性既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二者相互联系,相互渗透,不可分割。连续性是由阶段性构成的,阶段性又体现并包含了连续性。

社区文化的功能

社区是宏观社会的缩影。文化与社区不能割裂。社区是社区文化的土壤,文化又制约着社区结构的形成,文化的孕育和传承又存在于社区的社会活动和生活工作之中。社区文化的社会功能可以概括为两个基本方面:一是对社区整体的作用,二是对居民个人的作用。

(一)社区文化对社区、社会整体的作用

1.社区文化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条件。人类的社会活动是维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活动。而人类的生产活动必须具备两个基本的前提条件,即作为生产主体的一定数量的人口和作为生产对象的自然环境,而且还要将两个要素结合在一起。将两个要素结合在一起的致力因素就是文化,这种文化呈现在社区内就是社区文化。正是在一定的文化的基础上,人类才获得征服自然的能力,从而使自然界成为人类生存和活动的条件;也只有在文化的基础上,人类才有可能产生相互结合、共同生产的愿望,才能使一定数量的人口成为社会生产活动的主体。因此,社区文化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条件。

2.社区文化是将社区、社会各部分联系起来的纽带。将生产活动的主体、客体两个基本要素结合起来,从而保证生产活动正常进行,是文化纽带作用的基本方面。社区文化的纽带作用还表现在社会活动的各个方面:语言文化为人们提供了交往的纽带,精神文化为社会成员在理想、信念、情操等方面的追求提供了共同的准则,物质文化为社会各部分的联系、人类的共同生活提供了物质基础,规范文化为社会各方面的联系提供了基本的价值取向和准则。

3.社区文化为社会整合提供了条件。从纵向上看,社区文化的世代继承性将代与代之间用文化纽带连接起来,从而保证了代际之间的传承,使社会得到延续和发展。从横向上看,文化的共性特征使各个民族、各个群体能够相互交流,从而为社会各个方面的整合提供了条件。文化还是实现社会整合的基本要素。物质文化、精神文化、语言文化、规范文化为社区成员在各个领域的活动提供了价值准则和行为规范,保证了社会行为的系统化、一体化,从而促进了社会整合。

(二)社区文化对居民个人的作用

1.规范居民行为。人们生活在一定的社区中,实际上是生活在社会的文化中。社区文化为社区居民提供l『具体的行为模式。社区居民从衣食住行等基本生活方式,到表达思想、情感、态度的交际方式,无不受到陔社会文化的影响不1j制约。一个社会成员只有很好地了解、掌握社区文化,才能立足于社会,并广泛参与社会活动。

2.塑造居民人格。在社会学领域,人格指个体人完整的品质。它由三个层次的内容构成:世界观、价值观、理想、道德、情操等思想意识;兴趣、能力、气质性格心理特征;习惯、态度、动机、愿望等表现人们行为趋向的内在行为。三个层次的内容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构成了一个活生生的完整的人的基本品质,并决定了人的基本行为特征。人格是在一定的文化环境中形成的。人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中生活,受文化的熏陶,或耳濡目染、潜移默化,或系统地接受文化教育,逐渐地形成世界观、价值观以及性格等人格特征,而社区文化恰恰发挥了这种人格的塑造作用。

3.凝聚居民人心。主要表现为下述三个方面:1)以主流文化形态的渗透来凝聚社区居民。社区文化应对社会建设进行解释,把解释转变成凝聚力,构成大众所接受的社会理想、价值和道德体系。社区文化建设承担的任务在于:把主流文化形态灌输到居民中去并强化其合法性,从而使社区居民产生凝聚力。2)以社区文化的认同来凝聚群众。社区文化建设要使社区居民充分认识到,社会建设是来自于社区居民的需要,根本目的就是满足社区居民的需要,社区文化充分发挥其凝聚作用,使人们的积极性、创造性最大限度地发挥。在社会建设过程中,社区文化建设必须用具有时代特征的社会主义义利观熏陶人、教育人,引导人们正确看待利益,正确处理现实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的关系,努力营造关注、拥护、支持社会建设的良好氛围,从而保证广大群众为和谐社会奋斗的行动保持连续性。3)以服务社区居民来凝聚社区居民。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在日常生活中,必然会产生一系列的社会矛盾和利益冲突,因此,社区文化承担着为社区居民息事宁人、排忧解难的任务,从而保证社会的稳定、和谐与发展。

总而言之,没有文化特质的社区,是贫血的社区;有鲜活文化元素的社区,是生机勃勃的社区。社区文化是一个社区的精神纽带,有共同认同的社区文化,就有了团结的基础,就有了团结的精神纽带,只要有这个纽带存在,这个群体就不会分解离散。

社区文化的发展策略

在新形势下,社区文化不仅成为城区功能提升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明显。加快社区文化建设,是增强城区的综合竞争力,促进城区现代化建设的迫切要求。

(一)开展社区文化调查

1、社区文化资源调查。社区文化资源调查的对象包括人才、社区组织、设施和文物等基础性资源,以及民俗、文艺、教育、体育、环境等专项资源。社区文化资源是发展社区文化的基础,只有弄清楚该社区的文化资源状况,才能制定出合理的社区文化规划。开展社区文化资源调查要注意历次调研的基础数字、材料及研究论文,要开展纵向和横向的对比研究。

2、社区居民文化实践调查。要检验社区文化活动所达到的效果,摸清社区文化的变化情况和发展动向,就要进行社区文化实践调查。调查的方式一般为问卷式或访谈式,调查内容通常包括社区居民业余文化活动的方式、社区居民文化活动参与的目的、社区居民文化活动的实际参与和未来参与意向以及社区居民文化活动的总体情况。

(二)制定社区文化规划

1、社区文化发展的总体规划。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社区要制定社区文化发展规划。有了社区文化发展规划,社区文化工作就能够增加科学性、系统性、连续性和实效性。它通常包括以下内容: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总体目标和基本任务;阶段性目标和具体任务;落实检查和考核措施。

2、社区文化发展的专项规划。规划既要有宏观的描述,又要有详细的规划方案和具体的实施办法,因此,有必要制定专项发展规划。

3、社区文化发展的工作计划。年度计划是本年内需要做的工作的具体安排。社区文化年度计划一般涉及如下内容:文化场地和设施建设;文物保护工作;文化交流活动;文化市场管理;文艺创作;大型文化活动,尤其是重要节日庆典活动安排。对大型的综合性、长期性的文化活动,应该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内容包括活动目的、组织形式、负责人员、方法要求、考核方式等。

(三)建立社区文化体制

1、社区文化领导体制建设。社区文化是由民俗、文艺、教育、体育、精神文明、环境等文化成分共同组成的,是需要社区内所有单位共同参与的大文化。因此,只有成立一个上下贯通的领导、协调、执行和管理机构,才能使社区文化健康发展。各区县应该成立由党委和政府的领导,文化局、文物局、文明办、教委、科委和科协、体委、园林局、旅游局等部门的领导,以及居民代表、社区主任、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社区单位领导、社会知名人士等多方代表组成的社区文化工作委员会,街道和下属地区也应该成立相应的领导机构。

2、社区文化工作者队伍建设。要建立一支高素质的社区文化工作者队伍,必须对现有的社区文化工作者进行系统培训,使他们具有较高的文化修养、很强的敬业精神、干练的工作能力、熟练的调研技能和一专多能的业余爱好。培训可以采取脱产、半脱产和在职进修的形式。培训工作要定期或不定期地持续开展下去,使文化工作者自己首先接受继续教育和终身教育

(四)开发社区文化资源

1、培养文化人才

社区文化人才是社区文化的宝贵资源。是社区文化的骨干力量。人才培养要从儿童抓起,同中小学的素质教育相结合,同学生的课外活动相结合。兴趣小组是人才培养的摇篮,小作家、小画家、小歌手、小乐手、小球手、小棋手、小发明家等评选活动是人才培养的有效手段。社区各单位人才济济,积极开发利用社区文化资源,是社区文化建设取得成就的关键。

2、壮大群众性文化社团组织

群众文化社团组织是社区建设的骨干力量。社团组织要注重组织制度建设,要制定组织章程,就组织目标、性质、会员资格、民主议事、财务管理、活动方法等内容作出明确的规定。会员登记要严肃认真,数目要精确到人。每一次活动都要有记录,以备日后之需。社团组织内部要实行规范化管理,积极创造条件向标准社会组织或俱乐部模式过渡。

3、开发文化设施资源

(1)增建新的文化设施。根据实际需要增建文化设施,是开发社区文化资源的一项重要任务。文化设施的数量和质量是城市文化品位和经济实力的重要体现。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文化活动会越来越多,对文化设施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因此,政府、企业和社团组织应想方设法增加文化设施的数量,并不断提高设施质量和服务质量

(2)社区设施资源共享。在计划经济时期,各单位承担许多社会职能,因此拥有自己的文化设施和场地;实行市场经济后,单位的社会职能弱化,社区的社会职能大幅度增加,文化设施和场地资源出现严重不足,而单位的文化设施和场地却出现大量的闲置。因此,实行文化设施和场地资源共享,是社区文化发展的需要,也是城市现代化的需要。

参考文献

1.01.11.2 班保申.社区文化的涵义、特征与功能.学术交流,2012(12)
  • ↑ 李爱珍.谈社区文化的发展策略.戏剧之家:理论版,2012(3)
  • 联系管理员
    15775053793

    作者头像
    经济百科创始人

    经济百科

    上一篇:贫富差距
    下一篇:合伙人制度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