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

    荀子简介

    荀子(约公元前313年-公元前238年),名况,字卿,赵国郇(今山西运城临猗县)人,一说今河北邯郸人。时人尊而号为“卿”。东周战国末期赵国人。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儒家代表人物之一,时人尊称“荀卿”。曾三次出齐国稷下学宫的祭酒,后为楚兰陵(今山东兰陵)令。荀子对儒家思想有所发展,提倡性恶论,其学说常被后人拿来跟孟子的‘性善说’比较,荀子对重新整理儒家典籍也有相当显著的贡献。

    荀子的善恶观

    荀子以社会的治与乱来划分善与恶。荀子说:“凡古今天下之所谓善者,正理平治也;所谓恶者,偏险悖乱也;是善恶之分也已。”(《荀子·性恶》)“正理平治” 即是善,“偏险悖乱” 即是恶。荀子生活的年代正是“偏险障乱”的时代。各国诸侯为争夺土地财富,进行频繁的战争,杀人盈城;对内横征暴敛,米贵民饥,路有饿殍。老百姓当然知道君王的“污漫暴乱”“是以臣或弑其君,下或杀其上”(《荀子·富国》)。于是天下大乱,礼义道德荡然无存。如何重建社会秩序与道德秩序,使社会从“偏险悖乱”归于“正理平治”,是荀子立说的根本目的。要解释现实政治中如何由“乱” 归“治”,就需要在理论中探索善恶的根源问题。

    荀子从经验角度看到的是“其善者少,不善者多”(《荀子·劝学》)。如果人性善,为何人会如此容易的失丧其本性?如果人性善,礼义教化有何存在的必要?所以荀子批评孟子的性善论是“无辨合符验,坐而言之,起而不可设,张而不可施行。”(《荀子·性恶》)基于对人性深刻的思考,荀子提出性恶论,他认为现实社会中的恶都源于人性欲望的自然发展。

    荀子认为人性包含了人的自然生命之上所具有的一切生理及心理的本能和欲望。自然人性本无分善恶,但人之生不能无群,在群体生活中,任凭人性的自由发展会产生何种结果?荀子说“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不争;争则乱,乱则穷。”(《荀子·礼论》)人都有所欲求,并能追求其所欲之物,但有限的社会资源不可能满足所有人的欲求,因此人与人不可避免的产生冲突及争斗。任由人群处于这样的自然状态而不设立分别,顺从人的欲望发展而不加以节制,各人非但不能得到他所欲求的东西,还使群体陷于偏险悖乱,也就产生了恶。因此,荀子认为,“从人之性,顺人之情,必出于争夺,合于犯分乱理而归于暴”(《荀子·性恶》),顺从人性自由发展必然会也只能是产生恶。所以荀子断定人性恶,恶源于人性的自由发展。

    既然人性恶,善是如何产生的呢?荀子说道:“古者圣王以人之性恶,以为偏险而不正,悖乱而不治,是以为之起礼义,制法度,以矫饰人之情性而正之,以扰化人之情性而导之也。始皆出于治,合于道者也。”(《荀子·性恶》)圣人立礼义法度,用道德规范来节制人的性情,导人向善。但人为什么要遵从礼义,限制欲望而损害自己的利益呢?难道只是害怕违背礼义后所遭受惩罚么?当然不是,这是因为圣人制礼义并不是要去人欲、禁人欲,而是要养人之欲,给人之求。先王制定等级制度和道德规范,按照合理的差别分配社会资源以满足人的欲求,人类就能群居合一,社会能够和谐有序。因此,礼义从根本上来说是符合每个人的利益,人们才认可礼义并能遵从礼义,圣王才能以礼义来矫饰人的性情,使人由恶转向善。

    荀子认为圣人具有与凡人相同的恶的人性,因而善不可能出于圣人之性,善从何而来?荀子说道:“性也者,吾所不能为也,然而可化也。情也者,非吾所有也,然而可为也。注错习俗,所以化性也;并一而不二,所以成积也。习俗移志,安久移质。”(《荀子·儒效》)荀子认为人性就起源上说是天赋予的,不参杂人力的作用,但在产生之后却可以依靠自身努力加以转化,“圣人积思虑,习伪故,以生礼义而起法度,然则礼义法度者,是生于圣人之伪,非故生于人之性也。”(《荀子·性恶》)圣人之所以能超越众人,正是因为圣人通过不断的积习最终“化性起伪”,人为而制礼义。由此可见。善源于圣人之伪。

    荀子认为人性中虽不能产生仁义,但人性中具有“可以知仁义法正之质”、“可以能仁义法正之具”(《荀子·性恶》),所以人人都具有化性起伪的内在可能性。荀子在《正名篇》中讲述了由性到伪的过程,“性之好、恶、喜、怒、哀、乐谓之情。情然而心为之择谓之虑。心虑而能为之动谓之伪;虑积焉、能习焉而后成谓之伪。”(《荀子· 正名》)人的行为是由人情之好恶所推动的,人情所好所恶的内容要经由心的选择,心经过思虑后使人做出的选择就是伪。可见心是神明之主,能主宰人的行为,在人化性起伪的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但心是自然之心,如同口腹有自然的欲望。心好利好欲,人若顺从此好利之心的驱使,追逐利欲的满足,最终非但不能得其所好,反而得其所恶,结果使社会陷于偏险悖乱。在此,荀子阐发了心的征知与思虑作用。他认为心之思虑使人具有理性思维能力,能做出背离人的情欲的选择,使善得以可能。圣人正是经过思虑,认识到为了人群长远的幸福有必要对人的欲望进行约束和限制,才制礼作乐,以保万世太平。总之,心具有的思虑能力,使人具有了化性起伪的内在可能。

    主张性恶,并不是要否定善的价值,在《礼论》篇中指出:“性者,本始材朴也;伪者,文理隆盛也。无性则伪之无所加,无伪则性不能自美。性伪合,然后成圣人之名,一天下之功于是就也。”(《荀子·礼论》)可见“性”与“伪”都属于人,性是人先天具有的自然属性,不可学,不可事;伪是人在后天社会化过程中逐渐具有的社会属性,可学而能,可事而成。人只有在自然属性的基础上才能获得社会属性,人在获得社会属性后,才能真正的从动物界分离,成为社会的人。“性伪合”才能使人成为万物之灵,最为天下贵。性伪合才能使恶导向善。

    荀子力主性恶、“化性起伪”,强调人在向善过程中的能动作用;他还将外在的荣辱与内在的善恶相联系,使内在的善恶成为荣辱的评价标准,实现了从个人修养到社会评价体系的扩展。

    荀子的经济管理思想

    (一)强国富民的目标:“足国之道。节用裕民。而善藏其余”

    强国富民是千百年来中国人梦寐以求的理想。苟子写了《富国》和《强国》等篇章为建国治国献计献策,他明确说:“国者,天下之利用也”,“乱则国危,治则国安”(<王霸》)。他认为治理国家的关键不在于“去欲”和“寡欲”,而在于“道(导)欲”和“节欲”。从承认利欲追求正当性出发,苟子关注民与国的富裕以及发展生产问题,“田野县鄙者,财之本也...百姓时和,事业得叙者,货之源也”。他强调“裕民”是富国强国的首要条件,“故家五亩宅。百亩田,务其业而勿夺其时,所以富之也”,相反,“上好功,则国贫;上好利,则国贫;......下贫则上贫,下富则上富”。他认为富民与养民并重,“不富无以养民情,不教无以理民性”,教民就要“立大学,设庠序”,“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大略>)。这些对于今天从事国家与神会管理者仍有重要启示。

    (二)礼法并重的管理:“隆礼重法,则国有常

    在“明分使群”观念基础上,苟子十分重视“礼”在国家治理中的作用,“礼之于正国家也,如权衡之于轻重也...”,人有欲必争必乱,“先王恶其乱也,故制礼义以分之...两者(物、欲)相持而长,是礼之所起也”。这就非常理性地揭示出:“礼”的制定以协调人与人的利欲和人的欲望与物质增长的关系以求获得平衡为原则。礼对人的利欲限制,二者有冲突,“礼”就转为“法”。“人无法,则怅怅然...”苟子常将二者并列,“礼法之枢要”、“礼法之大分”。“礼者,法之大分,类之纲纪也”,就是说“礼”既为立法的总原则,又代表了这个总原则的道德立场。“法”的制定与行使不纯属利益分配问题,还有一个道义问题;“法”的一律化打破了贵族与平民的界限,使一切人平均化了,但“礼”的持守却仍然使得有学养的人们不至于沉沦。苟子试图在二者中找到平衡。

    (三)经营和治国应具备的精神:超越、不懈、求精、节用、务实

    超越精神。《劝学》:“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还有“古今不同俗,何古之法(仿效)?帝王不相袭,何礼之循(遵守)?”

    不懈精神。《修身》:“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弃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求精精神。《解蔽》:“贾精于市”、“工精于器”;《劝学》:“百发失一,不足谓善射;千里跬步不至,不足谓善御”。

    节用精神。《成相》:“务本节用财无极”;《天论》:“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使之贫...本荒而用侈,则天不能使之富”;还有“节其流,开起源”。

    务实精神。《修身》:“是谓是,非谓非,日真”;《不苟》:“物其有矣,唯其是矣”;“君子行不贵苟难,说不贵苟察,名不贵苟传,唯其当之为贵”。一个高尚的人,其行为、学说、名声等,不以虚假为可贵,只以真实为可贵。

    (四)所经营和管理的企业应有的良好形象

    正法齐官”、“庆赏刑罚”的守法形象。“人无法,则怅怅然;有法而无志其义,则渠渠然;依乎法而又深其类,然后温温然。”“出于辞让,合于文理”的文明形象。“国无礼,则不正”、不宁。“义利两有”、“诚信生神”的诚信形象。“诚信如神,夸诞逐魂”,如海鲜公司广告词“海里游的,这儿都有”,实际行动则难以兑现。“以一易一”、“率道而行”的公平形象。“道者,古今之正权也”,我国旧社会奸商“若要发,众人头上刮”。“上下一心,三军同力”的团队形象。“仁人上下。百将一心,三军同力”,日本兴产石油公司。“取人有道,用人有法”的尚贤形象。美国钢铁大王卡内基说:“将我所有的工厂、设备、市场资金全部拿去,但只要保留我的组织人员,四年以后我仍将是一个钢铁大王”。“坐于室而见四海”的重视信息形象。苟子说“犯人之患,蔽于一曲,而暗于大理”,《解蔽》:“坐于室而见四海,处于今而论久远,疏观万物而知其情,参稽治乱而通其度,经纬天地而材官万物、制割大理,而宇宙里矣。”美国沃尔一马特公司拥有世界上最大的私人卫星系统。“五权”、“六术”讲究经营技巧形象。犹太人经商和管理特别讲究经营技巧,四千年形成的公理就是瞄准“女人”和“嘴巴”,也就是经济学管理学所谓第一、二商品

    (五)营造一个和谐的企业经营环境

    企业经营环境包括内容很多。苟子对此早有认识,《劝学》:“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树成荫,而泉鸟息焉”。《王霸》:“其法治,其佐贤,其民愿,其俗美”。尊重客观经济规律。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处理好企业与政府的关系。《王霸》:“国者,天下之利用也”,“国者,天下之大器也”,“国者,重任也”。国家实行“轻田野之税,平关税之征”的宽松政策,为企业创造一个“急不伤力,缓不后时,事成功立,上下俱富”的经营环境,另一方面企业理解支持国家,以大局为重,决不漏税。企业与顾客的关系。“用国者,得百性之力者富...”日本松下公司坚持“每天都要测量顾客的体温”,美国麦当劳快餐也是著名实例。关心员工生活。“人生而有欲”,“贫愿富,贱愿贵”。“养人之欲,给人之求,使欲必不穷乎物,物必不屈于欲,两者相持而长”。石家庄第二印染厂女工。善于利用外界条件。《劝学》:“君子非生异也,善假于物也”,《富国》:“万物得宜,事变得应,上得天时,下得地利,中得人和,则财货浑浑如泉源,汸汸如河海,暴暴如丘山”。保护生态环境。“罕兴力役,无夺农事”,才能做到“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四者不失时,故五谷不绝”。重视环保已经成为全球许多国家的共识,中国也提出了绿色GDP概念。重视长远利益。《仲尼》:“平则虑险,安则虑危”。美国柯达公司与“傻瓜相机”就是很好的案例。苟子思想对后代产生了重要影响,其天道自然观和尊重客观事物的认识论对以后唯物主义传统起了奠基作用;礼、法起源论有利于封建中央集权的建立和地主阶级的改革;探索社会、人生、治国、用兵、为道等规律性问题的内容,带有鲜明和浓烈的实践色彩,这是特别值得我们今天深入学习和研究的,具有重要的现代价值。

    荀子的理财思想

    节用富民思想。荀子说:“足国之道,节用裕民,而善臧其余。节用以礼,裕民则民富,民富则田肥以易,田肥以易则出实百倍。” 荀子已经充分认识到节用富民是增强国力的道理。他又说:“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养备而动时,则天不能病。” 加强基础建设,节用和合理储备,民就能富,国就能强,这是天经地义的事。

    差异分配思想。“礼者,贵贱有等,长幼有差,贫富轻重皆有称者也。”“人之生,不能无群。群而无分则争,争则乱,乱则穷也。” 荀子已经认识到社会财富要按照一定的原则进行分配,分配关系处理不好会带来严重社会后果。“隆礼”和“明分”是他分配思想的精髓。荀子指出“赏不行”、“罚不威”的严重后果。并以古先王圣人的行为,将“礼”和“分”与“天下泰而富”挂起钩来,是其理财思想的独到之处。

    行为理财思想。荀子说:“事业所恶也,功利所好也,职业无分;如是,则人有树事之患,而有争功之祸矣。”译成现代文就是,履行义务是人们所厌恶的,享受权利是人们所喜欢的,如果人们所从事的职业没有明确的划分,那么人人都会为建树不起自己的事业而忧虑,并且会有争夺功名的祸患。

    制度理财思想。关于财务制度,荀子的见解也很独特。他说:“凡主相臣下百吏之属,其于货财取与计数也,宽饶简易;其于礼义节奏也,陵谨尽察,是荣国已。”说的是一个国家的君主宰相及其各级官吏,对财物收支的计算如果手续宽松,简便易行,而对于礼义制度却又严明谨慎、详细具体,那么这必然是一个繁荣昌盛的国家了。

    荀子儒学的“仁本礼用”

    荀子“所创的是一个儒家的新派,而不是流于儒家之外的其他学派,其主旨是弘扬周孔德礼和王道仁政。”

    (一)以“仁”为本

    苟子之“仁”是身心修养的道德人文主义之学,始终以“爱人”为中心点。“仁者爱人,爱人故恶人之害之也。”①苟子的爱与孔孟一如,指有差等的爱,“亲亲、故故、庸庸、劳劳,仁之杀也。”②“仁”内在地具有差等性,需要“礼”来维护。依张奇伟先生《仁为礼本与行礼为仁——荀子“仁礼之辨”内涵剖析》中的观点,表现在“先仁后礼”、“仁为本礼为末”两方面。

    1.“王者先仁而后礼”

    “仁”有伦理准则、治国之道的意蕴,是“礼”内在的支撑,有了内在的“仁”,才会有外在的等级秩序及治国之术,“仁”在先,“礼”在后。苟子认为“礼仪者,圣人之所生也。”③圣人制礼关键在于圣人有“伪”的能力,通过伪达到“仁”的境地,而后才可制礼。也就是说“仁”是“礼”的前提,仁人是实现仁道的保障。另外,仁人也是礼治的前提条件。“故仁人在上,...夫是之谓至平。”④仁人治国,才可达到天下礼治。有了“仁”,恰当智慧地运用它才可做到尽善尽美。“人主仁心设焉,知其役也,礼其尽也,故王者先仁而后礼,天施然也。”②以“礼”去发挥“仁”内在的魄力,方可做到和谐完满。

    2.仁义礼法“仁”为本

    “礼”本然地含有道德准则的层面,“人之所好者何也?日:礼义、辞让、忠信是也。”⑤作为一种道德,与污漫、争夺、贪利相对立,最后显扬“仁”的本性。“古者先王分割而等异之也,...使足以避燥湿、养德、辨轻重而已,不求其外。”⑥制礼的目的在于使人们按照地位的高低或亲疏远近的不同得到相应的满足,以确定社会等级,稳定人伦秩序。通过行外在的“礼”去追求内在的“仁”,“礼”不过是彰显“仁”的末节而已。苟子有言:“君子处仁以义,然后仁也;行义以礼,然后义也;制礼反本成末,然后礼也。三者皆通,然后道也。” ‘仁”、“义”、“礼”三个层级是依次向外推演的,其中“仁”是最核心的,“礼”处在最外层,它的作用是通过系统的“礼”来表现至上的“仁”。“礼”是达到“仁” 的途径,通过“礼”的规范达到“仁”的本体状态。

    (二)以“礼”为用

    苟子首先对“礼”做了功能主义的解读,认为“礼”是为了调节人欲而起,“故君子之度己则以绳,接人则用拽”,目的是社会安定。

    1.个人道德修养

    “礼”本身就有道德的意蕴,另外,它也是一种外在的束缚,使人格达到完善的境界,以形成“仁”的人格模式。“今夫仁人者,将何务哉?上则法尧、舜之制,下则法仲尼、子弓之义,以务息十二子之说,如是则天下之害除,仁人之事毕,圣王之迹著矣。”⑦“尧、舜之制”、“仲尼、子弓之义”广义上其实也是“礼”,通过礼天下之害则除,如是仁人事毕,圣人的事迹就可明显起来。苟子还曾说:“厚者,礼之积也;大者,礼之广也;高者,礼之隆也;明者,礼之尽也。”⑧推崇“礼”、实践“礼”,呈现在个人身上就是君子人格,也即“仁”之体现。

    2.社会伦理准则

    “礼”是用来规范社会秩序的,行“礼”是为了“仁”。“仁有里,义有门。仁,非其里而虚之,非礼也。义,非其门而由之,非义也。推恩而不理,不成仁;遂理而不敢,不成义;审节而不知,不成礼;和而不发,不成乐。故日:仁、义、礼、乐,其致一也。君子处仁以义,然后仁也;行义以礼,然后义也。” ‘礼”是决定仁义的本质,离开了“礼”,“仁”在这里就成了假仁。于日常生活中“礼”贯彻于繁琐的礼仪细节中。我们应该明了的是繁琐细致的礼节不是因“礼”而礼,而是为了有序的背后——“仁”这一重要概念范畴。一整套仪式所追求的是“仁”这一目的,“礼”不过是“仁”的外显及路径罢了。因此,设“礼”是为了达“仁”、显“仁”。

    3.仁政王道追求

    仁人代表了一种政治人格,“仁人之用国,将修志意,正身行,伉隆高,致忠信,期文理。”⑨他们明辨以“礼”,以“礼”为阶梯,以期做到仁道。先王制礼以使人有差等之分,制礼则是为了“明仁之义,通仁之顺”,以“礼”来达到“仁”。“先王之道,仁之隆也,比中而行之。曷谓中?日:礼义是也。”⑩因“比中而行”所以达到了“仁”的境地。“中”实际上指的是礼义,所以说,“礼”是达到“仁”的根本的途径。

    三、“仁”本“礼”用

    在苟子的思想逻辑中,虽然仁、义、礼、法都是很重要的概念,但“仁”是优先的,根本的,是圣人治道之本。义是仁之理的表述,礼法是仁的运用。所以,我们将苟子的基本思维模式概括为“仁本礼用”。

    苟子明确地发表了对“仁”、“礼”关系的看法,他认为:“仁”在先,“礼”在后,“仁”为里“礼”为表,二者是“仁本礼用”的关系。“人主仁心设焉,知其役也,礼其尽也,故先王先仁而后礼。” ‘故礼之生,为贤人以下至庶民,非为成圣也,然亦所以成圣也。” 还有就是“将原先王,本仁义,礼正其经纬,蹊径也。”②“礼”是行仁与成仁的途径,“仁”是“礼”的目的,对“仁”有规定作用,二者之间是体用的关系。

    “仁”与“礼”二者走或由内向外或由外向内的路径,但其目的却是一致的,两条道路殊途同归,旨在通过“礼”,培养君子人格,建立仁道的理想社会。“仁”和“礼”不仅仅是字面上的意义,它们深层次里是指的一种理想人格和精神境界。儒家这种超越意义上的理想追求最终要落实到个人的道德修养、社会伦理及王道仁政等具体的实践当中,以“仁”为本,以“礼”为用,在“仁本礼用”的体系下构建道德、伦理、政治三位一体的道德人文主义。

    参考文献

  1. ↑ 龚彦萍.荀子的善恶观[J].华夏文化,2014(1)
  2. ↑ 刘玉平.简论荀子的经济与管理思想[J].学理论,2010(18)
  3. ↑ 段丽丽.简论荀子的“仁本礼用”思想[J].教育文化论坛,2013(3)
联系管理员
15775053793

作者头像
经济百科创始人

经济百科

上一篇:杨致远
下一篇:工作质量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