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食品

功能食品(Function Food/Functional Food)

目录

    1.什么是功能食品2.功能食品的功能及分类3.国内外功能食品的发展概况
    • 什么是功能食品

      功能食品是指具有特定功能的食品,适宜于特定人群食用,可调节机体的功能,又不以治疗为目的。

      功能食品的功能及分类

      功能食品的首要功能是有营养。第二功能是使用时具有感官享受,即利用食品的色、香、味增进食欲。更重要的是第三功能,调节人体生理活性的功能。功能食品中真正起生理调节作用的成分称为生理活性成分或功能因子,它们有上百个品种,八个大类,分别是功能性甜味剂、活性寡糖、活性多糖、活性油脂、生物抗氧化剂、活性多肽、活性蛋白、乳酸菌类及其他活性成分。

      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新的功能因子还在陆续地发现。目前我国的功能食品依据它们调节的功能分为24个类型,分别是调节血脂、免疫调节、抗氧化、延缓衰老、抗疲劳、耐缺氧、辅助抑制肿瘤、调节血糖、减肥、改善睡眠、改善记忆、抗突变、促进生长发育、护肝、抗辐射、改善胃肠功能、改善营养性贫血、美容、改善视力、促进排铅、改善骨质疏松、改善微循环、护发、调节血压。

      国内外功能食品的发展概况

      功能食品是社会经济发展、科技进步、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历史阶段的必然产物,因而其发展水平与各国和地区经济技术发展水平相一致。

      综观各国功能食品的发展历程,大多经历了三个阶段,即初级起步阶段、迅速发展阶段和规范提高阶段。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功能食品的科学性、功能性不断提高,产品不断更新换代,形成了三代功能食品。

      (1)第一代功能食品

      第一代功能食品为初级功能食品,仅根据食品中的营养素成分或强化的营养素来推知该类食品的功能,未经严格的实验证明或严格的科学论证。这代功能食品大多建立在经验基础上或传统的养生学理论之上。这代功能食品包括各类强化食品及滋补食品。

      (2)第二代功能食品

      第二代功能食品指经过动物和人体实验证明其具有某种生理调节功能的食品。第二代功能食品比第一代功能食品有较大的进步,其特定的功能有了科学的实验基础。为了保证其功能的稳定、可靠,其生产工艺要求更科学、更合理,以避免其功效成分在加工过程中被破坏或转化。

      (3)第三代功能食品

      在第二代功能食品的基础上。还需要确知具有该项功能的功能因子(或有效成分)的化学结构及其含量。第三代功能食品应具有明确的功效成分,含量应可以测定,作用机理清楚,研究资料充实,临床效果肯定等特点。

      一、国外功能食品的发展状况

      德国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开始发展保健食品,1927年成立了饮食改善协会,又于1944年创立了世界第一家饮食改善学校,专门培养食品改善和营养方面的人才,该校的毕业生广泛分布于食品工厂、食品商店、医院、社区等有关部门,对促进德国的保健食品发展起了积极作用。德国的保健食品由专业生产厂家和传统食品生产厂家生产,目前保健食品生产厂家近千家,其中Eden公司和Schoenen—berger公司为知名大型专业生产企业,其产品达2500余种,产品市场占有率超过10%。在保健食品消费阶层上,主要是城市居民和较高收入者,其中10%的人定期消费保健食品。在德国各类保健食品中,自然食品(谷物类食品、面包、果汁、动植物油脂)占50%,低热量、低盐、低糖食品占20%,维生素食品与保健茶(如菊花茶、茴香茶等)占20%,其他占10%。

      美国是世界上功能食品工业发展较早的国家之一,其历史可追溯到20世纪20年代初期。1936年,美国就成立了全国健康食品协会,开始了健康食品的起步阶段。但是,美国健康食品的真正快速发展,还是近30年的事。随着国民收入的增加,消费水平日益提高,在健康方面的投资普遍加大。据资料统计,美国1970年保健食品的总销售额仅为1~亿美元,1980年为17.7亿美元,1983年达34亿美元,14年问提高了20倍。到了20世纪90年代后期,销售额已突破700亿美元,10多年又增加了20倍。由于健康食品销售额的增加,许多食品企业开始转向生产保健食品,目前生产企业总数已超过600余家,大型批发企业180多家,经营品种15000种以上。

      日本的功能食品起步虽然较晚,其历史不过20余年,但发展速度很快,大有后来居上之势。1987年日本文部省和农林水产省第一次在政府有关文件中使用了“功能食品”这一名词,这类食品从此开始逐渐被政府认可,并得到重视。同年政府有关部门又先后成立了一些机构,加强了政府对这类食品的管理和指导。从此,功能食品在日本得到迅速发展,形成了日本食品工业中一个独特高速成长的领域,仅1987年功能食品销售总额就达5000亿日元,仅次于美国,是德国的两倍以上,1991年其销售总额达到10000亿日元。日本现有功能食品生产企业3000~4000家,产品有3000余种,主要产品有蜂王浆、小球藻、大麦胚芽油、维生素C和维生素E制品、植物蛋白、豆乳、鱼油、钙类食品、乌龙茶等。销售渠道采用专营商店、超级市场、药店等多种形式。

      二、我国功能食品的发展状况

      我国的功能食品源远流长,有着几千年的悠久历史。我国自古就有“药食同源”、“药补不如食补”之说,功能食品可能起源于我国的“药食同源”学说和养生学理论的“食养、食疗、食补”学说。但是,当时的功能食品偏重于实践经验,缺少功能机制的研究。我国现代功能食品的发展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1984年中国保健品协会成立后,功能食品的生产和销售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飞速发展。到1991年,我国功能食品生产企业近千家,产品不下2000种,年产值25亿人民币,到了1994年,有关企业已超过3000家,产品3000余种,年产值达300亿人民币,大约占食品生产总值的10%。1996年3月,卫生部发布了《保健食品管理办法》,其中规定了我国保健食品的定义,并对保健食品的研制、生产、审批、销售和广告宣传做出了明确规定。此后,卫生部和国家技术监督局一系列有关功能性食品的法规性文件先后发布并实施,政府有关部门对功能食品的生产和经营依法进行了整顿,使我国功能食品的发展走上了法制化轨道。目前,我国功能食品已经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并且已经在人们的膳食结构和健康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我国功能食品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

      一、我国功能食品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产品科技含量不高

      从目前我国功能食品的水平来看,多数尚属第二代产品,功能雷同较多,大多数集中在免疫调节、抗疲劳和调节血脂等方面,普及型产品多,专用型产品少。产生以上情况的原因主要在于部分企业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严重,宁愿投入巨额资金进行广告宣传,不愿投入资金对产品进行研制,特别是食用效果追踪的研究。

      2.获得批准的功能食品多,投入市场的产品少

      一方面由于我国功能食品的研究,目前大多数尚停留在实验室试验阶段,在科技成果转化为产品过程中存在着较大差距。另一方面我国目前功能食品生产企业规模化水平不高,大多数企业属于中小企业,据调查,投资百万元以下企业占41.39%,10万元以下者占12.5%。这些企业由于投资不足,设备简陋,工艺落后,造成功能食品工业化批量生产较少,上市率低下。

      3.对功能食品的管理和监督不严

      目前市场上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鱼目混珠、真伪难辨的产品,如保健食品与药品、补药混淆不清,在食品中随便加药;夸大不实的宣传、虚假广告的误导;样品与批量产品成分不同,有效成分减少等。这与我国功能食品管理中评审、审批管理与日常监督管理结合不够有关。此外,地方保护主义也是造成功能食品上马失控的原因之一。

      4.国民对功能食品的认识尚存在偏差

      国民对功能食品的认识存在两个极端,一方面,部分消费者缺乏营养与食品保健知识,不能科学地选择功能食品,盲目追求时髦,“保健跟着广告走”,听信不实事求是的广告宣传。另一方面,由于少数伪劣假冒产品混入市场,加之一些虚假广告充斥于各种媒体,使部分消费者对功能食品产生怀疑,以至于对其一概拒绝。

      二、我国功能食品的发展趋势

      我国拥有中医药的巨大宝库和几千年的饮食养生的保健文化,食疗、药膳、药食同源理论和经验,利用药食同源的理论及以中医中药理论所形成的独特的养生保健配方,开发各种传统功能食品和自然资源产品以及生命科学研究成果提供的新资源,走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之路,具有广阔前景。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及现代“文明病”在大中城市的日益普遍,各类人群对健康的迫切追求,加之我国食品生产技术的提高,生产规模的扩大,管理监督体系法制化、科学化和规范化,我国不仅是功能食品最大的研究开发市场,而且也是最大的消费市场,对世界功能食品的发展必将作出巨大贡献。

      参考文献

      ↑ 孟建军主编.第十八章 未来食品农业 现代农业新概念.中国农业出版社,2010.06.
    • ↑ 王燕主编.第六章 食品中功能性成分的测定 食品检验技术理化部分.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8.1.
    • ↑ 3.0 3.1 张美莉主编.食品功能成分的制备及其应用.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7年1月.

联系管理员
15775053793

作者头像
经济百科创始人

经济百科

上一篇:黄如论
下一篇:燃料油期货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