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宁-克鲁格效应

邓宁-克鲁格效应(TheDunning-KrugerEffect),也称达克效应(D-KEffect)

目录

    1什么是邓宁-克鲁格效应2邓宁-克鲁格效应的研究由来3邓宁-克鲁格效应的实验[1]4邓宁-克鲁格效应的成因[1]5邓宁-克鲁格效应的常见人群6参考文献

什么是邓宁-克鲁格效应

邓宁-克鲁格效应是指能力欠缺的人在自己欠考虑的决定基础上得出错误结论,但是无法正确认识到自身的不足,辨别错误行为,是一种认知偏差现象。这些能力欠缺者们沉浸在自我营造的虚幻优势之中,常常高估自己的能力水平,却无法客观评价他人的能力。

这种现象称为「邓宁克鲁格效应」。

邓宁将这种效应归纳为:「如果你没有能力,你就不会知道自己没有能力。」

简言之即庸人容易因欠缺自知之明而自我膨胀。

邓宁-克鲁格效应的研究由来

1995年的一天,一个大块头的中年男人麦克阿瑟·惠勒在光天化日之下抢劫了匹兹堡的两家银行。他没有戴面具或任何伪装,在走出银行之前,他甚至还对着监控摄像头微笑。晚些时候,警方抓捕了他,并给被捕的麦克阿瑟·惠勒看当天的监控录像时,惠勒难以置信地说:“可我涂了果汁。”他咕哝着。

原来,惠勒认为把柠檬汁涂在皮肤上会使他隐形,这样摄像机就拍不到他。柠檬汁可以被用作隐形墨水,用柠檬汁写下的字迹只有在接触热源的时候会显形。所以惠勒觉得,只要他不靠近热源,他就应该是完全隐形的。

最后警方的调查认为,惠勒既没有疯,也没有嗑药,他只是很夸张地“搞错了”柠檬汁的隐形用法罢了。

这个传奇故事引起了康奈尔大学心理学家大卫·邓宁(DavidDunning)的注意,他与研究生贾斯廷·克鲁格(JustinKruger)开始研究这一现象。

邓宁-克鲁格效应的实验

1999年,大卫·邓宁(DavidDunning,1999)和贾斯廷·克鲁格(JustinKruger)做了一个著名的心理学实验:他们先让受试者完成「沃森四卡片选择作业」以区分出受试者在逻辑推理能力上的差异,然后再选取一半的受试者进行逻辑推理能力的训练,而另外一半则在相同时间内完成一些无关任务作业。最后,邓宁和克鲁格要求受试者评价自己的逻辑推理能力并预测答对题目的数量及百分位排名。

通过4个实验设计步骤,他们系统地针对个体对其能力的自我评价问题进行研究。首先让被试完成一套标准能力测试题目,然后让其预测自己答对题目的数量,并预测相较于其他被试,自己的能力排名情况(用百分位数表示)。随后,研究者根据能力测试标准进行评分,把被试的成绩从低到高排列,并分为四个部分(用四分位数表示)。

结果显示,经过重复实验,个体能力的实测得分排名与预测能力排名(即实际能力和自我评价的能力)呈中等程度的正相关。在对自己的实际表现作出评价时,实际测试中处于第四四分位数的人认为自己的能力表现优于第三四分位数位置的人,处在第三四分位数的人认为自己的能力表现优于处在第二四分位数的人,以此类推。这表明个体对自己的绝对能力水平的评价比较准确。在比较个体的实际表现与预测表现的差异时,研究者发现处于成绩排名各个位置的被试都出现了小同程度的偏差。其中那些处在能力排名最底端的人表现出的偏差最明显,甚至认为自己的能力排名超过了平均水平,而处在能力排名最顶端的人却表现出了一定程度的低估偏差。

实验结果说明:逻辑推理能力最差的受试者对自己的能力排名估计过高,甚至超过了平均水平;而那些逻辑推理能力最好的受试者则低估了自己的能力排名。

此外,Kruger和Dunning还通过对人们阅读、驾驶、下棋或打网球等各种技能的研究发现:

  • 能力差的人通常会高估自己的技能水准;
  • 能力差的人不能正确认识到其他真正有此技能的人的水准;
  • 能力差的人无法认知且正视自身的不足,及其不足之极端程度;
  • 如果能力差的人能够经过恰当训练大幅度提高能力水准,他们最终会认知到且能承认他们之前的无能程度。

邓宁-克鲁格效应的成因

1、低能力者的双重困境

Kruger和Dunning(1999)指出,个体在某一特定领域具备能力有两层含义。其一是指个体在此领域中的表现出众,其二是指个体能认识到自己在这一领域的能力水平,这种认知包括对自己以及他人。在某一领域能力低的个体缺乏一种认知心理学家所说的元认知能力。这种能力使个体既能知道自己表现得怎样,也能对自己的能力做出准确的评价。俗语中有“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就是指这种元认知能力。低能力者在对自己的能力做出评价时,面临了双重困境,即他们既不能呈现高水平的绩效表现,也无法正确认知到自己的能力低下,反而还会产生对自己能力的无端自负。

2、元认知能力缺陷理论

Kruger和Dunning(1999)通过实验来探索个体对自己能力评价的不准确性与其元认知能力的关系。实验者让被试完成沃森的“四卡片选择作业”测试,结果显示,逻辑推理能力最差的个体对自己的能力排名估计过高,甚至超过了平均水平。而那些逻辑推理能力最好的个体则低估了自己的能力排名。另外还发现,经过能力训练的、排名最低的个体调整了对自己能力的评价,显著降低了自己的排名估计,而经过能力训练的、排名最高的个体也调整了对自己能力的评价,提高了自己的排名估计。总之,经过能力训练的个体对其能力的自我评价都更准确地接近于他们的真实水平。而那些未经能力训练的个体,无论其能力高低,都没有改变对先前的排名评价。

该实验说明,元认知能力是个体在某一特定领域客观的能力水平与自我评价之间的一个中介变量。尽管个体能在能力测验中取得好的成绩,但他们仍然无法正确评价自己的能力水平,而那些本身就无法取得能力测验好成绩的人更加无法正确评价自己的能力,这些都是因为他们的元认知能力存在缺陷。

3、虚假一致性效应

处在能力排名最低的被试往往对自己的能力做出过高评价,这不难理解,而处在能力排名最高端的被试却对自己的能力做出较低评价。这些能力表现较高的个体本应该更加准确地认识自己的能力水平,但事实却非如此,那他们为什么会对自己能力的认知产生偏差,其来源与能力低的个体有什么区别昵?

Festinger(1954)指出-出预测后,隔一个较短的时间(几周),让排名最低和最高的被试重新回到实验室参与一项后续实验。实验者给每一个被试其他5人的测试答卷,让他们给这些答卷打分,并预测这些完成答卷的被试的能力排名,之后又重新对自己第一次完成的测试进行排名及答对数目的预测。

实验结果显示,那些在能力排名处于最低端的个体在看到了比自己表现好的答卷后,不但没有改变对自己的排名评价,反而提升了已经过高的自我评价(没有达到显著性水平)。而能力排名最高端的个体则提高了对自己能力水平排名的评价。这说明那些能力低的人在社会比较后还是无法认识到自己的拙劣表现,其自我评价的不准确来源于对自己的错误评价,而能力高的人经过社会比较后能调整自我评价,其先前的不准确来源于对他人的错误评价。

研究者用虚假一致性效应(faLSE-consensuseffect)来对能力高者产生的自我评价偏差进行解释。虚假一致性是指人们常常会高估或夸大自己的信念、判断及行为的普遍性。能力高的人在能力测试上表现得不错,就错误的估计其他人也是这样的,而对自己能力突出的这一特征并不敏感。在实验中能力排名处在最高端的个体认识到他们后来看到的5份答卷比自己表现得差后,就会调整自己的判断,因而变得更准确。

邓宁-克鲁格效应的常见人群

达克效应实际上是自满心理的一种,往往能力欠缺的人在错误的认知基础上得出对自己错误的评价,认识不到自身不足的同时也无法客观评价他人的能力,往往只看到他人能力的不足。这种情况主要发生在两大类人群中:

第一种:倚老卖老型

比如,工作中总会有一个门外汉会对他人的工作指指点点,这种门外汉通常会是上司或者年龄较长者,也就会成为我们常说的倚老卖老。

第二种:半瓶子型

研究表明:一知半解的新手最会有过度自信的情况,也就造成了“新手泡沫”(Thebeginnerbubble)。一项关于医生诊断失误率的调查中得出:在最开始,新手医生是谦虚的,对自己诊断正确率有比较正确的认识。但是在诊断了一些病人之后,这些有一定诊断经验的新医生高估了自己的诊断准确率,他们认为诊断准确率为73%,可实际上正确率还没有到达60%。

联系管理员
15775053793

作者头像
经济百科创始人

经济百科

上一篇:戴明循环
下一篇:使用与满足理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