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弹性

目录

    1.什么是心理弹性2.心理弹性的研究进展3.心理弹性的作用机制4.心理弹性的发展前景5.参考文献

什么是心理弹性

心理弹性一词来源于拉丁词根“ resilire”,意为“反弹”。因此,其有从创伤或痛苦事件中复原并获得良好适应之意。因不同研究者研究视角各异,国内外对心理弹性至今尚无统一而明确的定义。依据其内涵侧重点不同,归纳起来大致有3类定义:结果性定义、能力性定义和过程性定义。

结果性定义侧重于即使在严重威胁下,个体仍能适应良好或积极发展这一结果;能力性定义将心理弹性看作是个体能够承受消极变化同时表现出良好适应行为的能力:过程性定义表示一系列能力和特征通过动态交互作用而使个体在遭受重大压力和危险时能迅速恢复和成功应对的过程 。目前,越来越多的学者主张把心理弹性看作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包括行为、思考、行动等各方面,是可通过学习和培养发展起来的。美国心理学会将心理弹性定义为:个体面对逆境、创伤、悲剧、威胁或其他重大压力时的良好适应过程,即对困难经历的反弹能力。尽管心理弹性的概念未统一界定,但研究者普遍认为.构成心理弹性必须具备2个操作性定义要素:(1)面临逆境;(2)成功应对(或适应良好)。

对心理弹性的研究始于上个世纪70、80年代,当时西方的一些研究者发现同样处于危险情境中,有些个体明显受到挫折、打击和伤害,而另外一些不仅没有受到危险带来的不利影响,相反却表现出良好的适应和恢复能力。这一现象在西方学术界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对心理弹性的研究也越来越多。

心理弹性的研究进展

1.保护性因子的探寻阶段

此阶段是对“为什么有些人在逆境中仍然可以适应良好”的问题的回答,也是对心理弹性特质的深化研究。最大的收获就是对界定心理弹性的标准的认识逐渐趋于统一,都基本认同心理弹性者的甄别有两个基本标准:一是必须有一套评估危险因素的标准;二是必须能够对经历过或正在经历危险因素的个体的发展(当时或今后)状况进行评估。

在此阶段里,尽管学者们基于不同的背景和视角对心理弹性发展现象进行了不同的研究,但所得结果不尽一致甚至相差悬殊,关于“心理弹性品质是能够习得的还是天生而不可改变的”的争论一直存在于心理弹性的研究之中,这也使得研究的范式开始从鉴定保护性因子向探讨因子起作用的机制方向转变。

2.心理弹性的理论阶段

此阶段主要回答这些保护性的因素是如何与危险性因素相互作用,最终使得个体在面对危机情境时也能保持良好的适应状态,从更加系统的角度来解释人在处于危机情境时的适应性结果,由此个体与环境的互动成为此阶段的研究重点。

研究对象从对儿童、青少年心理弹性的研究扩展到对成人心理弹性的研究,从关注个体转向关注家庭、社区等相关生态系统,注重从多水平、动态、交互作用层面进行研究设计和分析,另外环境特殊性、弹性适应的稳定性与变化、文化对弹性的影响等问题开始逐渐被关注。

该阶段最突出的研究成果是整合了心理弹性的过程与生态系统,建构了心理弹性模型。这里特别要介绍几种具有代表性的模型:Richardson的身心灵动态平衡模型;Mandeleo&PEery提出的关于儿童心理弹性的系统模型及Kumpfer提出的弹性框架。

3.以干预促进心理弹性

此阶段研究的实质是开展实验研究,既是心理弹性研究的进展,同时又是对心理弹性理论在实践中的验证。

随着研究的不断拓展,研究结果的应用取向愈加明显,涌现出许多促成心理弹性的干预方案。如西雅图社会性发展工程;有适用于学龄前阶段致力于提高那些贫困或其它社会弱势儿童能力的方案一领先计划;一些创份陛事件恢复工作也从心理弹性角度人手进行干预—美国“9.11”恐怖袭击事件发生后的帮助措施;国外有一些学者提出了如何运用叙事疗法来提高心理弹性。另外,几个比较著名的心理弹性训练计划有:SteMBerg等提出“另一个“3R”培养方案,著名的“国际韧性课题”中提出的“我是、我有、我能”操作化策略; “六策略训练计划”;以及香港学者提出的针对中小学儿童的(成长的天空)训练计划等。

心理弹性的作用机制

1、保护性因素

内部保护因素主要指个体的性格,特质和能力等。Werner在夏威夷考爱岛研究中报告出,有心理弹性的儿童有较强的交往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宜人的性格,并且在有需要时能主动寻求他人的帮助。外部保护因素就是指家庭、学校和社区或同伴的环境中所拥有能促进个体复原的因素。比如友爱的邻居、同伴接纳等。

2、危险性因素

危险性因素是指阻碍个体正常发展,使个体更易受到伤害而得到不良发展结果的生物的、心理的、认知的或者环境方面的因素。综合各研究发现,不利于个体心理弹性发展的因素主要有:消极的生活态度,孤僻,家庭暴力,物质滥用,缺乏社会支持,同伴拒绝等。

3、二者交互作用

这些保护性因素和危险性因素交互作用决定了系统失调与否。如Richardson的心理弹性模型认为在某一个时间点上,一个人都存在一个身心适应了外界环境时的暂时平衡状态,这个平衡状态一直受到个体内外部保护性因素和危险因素的影响。根据该理论,心理弹性的发生发展过程是通过机能重组实现的。我们认为,引起人们心理挫折的不是问题本身,而是对待问题的心态。

心理弹性的发展前景

(一)加强纵向研究

对不同危机事件的保护性因子的探索,不应仅停留在对各种保护性因素的描述上,还应关注两类重要的保护性因素:(1)某一特定危机事件中对个体发挥保护性的因子,如吸毒人员子女的心理弹性研究中,发现经济支持、爱心家教、“我很重要”(被祖辈在情感上所依赖)这三个因子具有重要意义。(2)某个个体特别提到的保护性因子,会因为经历危机前的情况不同,危机后得到保护性因素与危机环境予以抗衡的情况也不同,所以,从个案人手去深化心理弹性的研究非常有必要。

(二)加强整合性研究

心理弹性的研究除了重视纵向深入之外,还得关注横向的整合。就是对不同危机情境中个体保护性因素的探究的比较和综合,这项工作有利于对该领域的研究成果进行归纳;并且,通过横向比较,也可以找到处于中心位置的保护性因素,这对心理弹性的测量以及基于它为理论基础的应用工作可以更加有成效地开展。如可以通过元分析的方法,对以不同群体为研究对象的心理弹性研究进行分析,找出在多个情境下都发挥作用的保护性因素,以此为契机,在基础教育阶段就开始有针对性的教育,及早提升个体的心理弹性。

(三)探究心理弹性的培养模式

目前对心理弹性的应用研究刚处于起步阶段,一些教育课程已经发挥奠基性的作用,如Richardson提出的心理弹性青年课程指南、Perry的学前研究和提前教育Botvins的生命技能训练等O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还比较少,目前只是对于保护性因素的探索方面做了一些工作,比如对“外来务工子女的心理弹性研究”、“吸毒人员子女的心理弹性研究”等,对机制和应用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少。若是这方面的工作可以取得一些进展,那么对我国心理健康教育事业可以有很大的促进意义。目前,中小学以及大学的心理健康教育正在逐步普及,但是仍不能满足现实的需要;另一方面,是心理健康教育的模式,在中小学中主要是以课程或者是咨询中心等形式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高校中主要是以大学生从心理咨询中心的形式出现,对那些主动求助的学生给予咨询和辅导。这都是从侧重于辅导和治疗,而心理弹性的提出,更多地是提供一个思路,就是将对学生的心理保健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以校本课程为载体,以课程改革委动力,从各门学科中渗透心理弹性的培养,提升他们应对危机的能力。

参考文献

↑ 张丽娣,李乐之.心理弹性的研究现状及启示(A).护理学报.2012,19(7A):17

  • ↑ 邱婷,谭文.心理弹性的文献综述(A).社会心理科学.2012,4:10~11
  • ↑ 许长花.浅析心理弹性的作用机制、负向反应及其教育启示(A).知识经济.2012,14:148
  • ↑ 许书萍.心理弹性研究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前景(A).社会工作2012,12:17
  • 联系管理员
    15775053793

    作者头像
    经济百科创始人

    经济百科

    上一篇:生产诱发系数
    下一篇:厂务公开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