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外税务审计

目录

1.什么是涉外税务审计2.涉外税务审计的目的3.涉外税务审计的对象4.涉外税务审计的原则5.涉外税务审计的职能6.实施涉外税务审计的必要性7.开展涉外税务审计的作用8.我国涉外税务审计执行中存在的问题

1.对中国的税收制度了解不够深入。涉外企业的高级管理层往往是有纳税意识,而无中国税制的背景知识,财务人员因为偏向年轻化,在经验不足,尤其是对在中国这种信息渠道尚不健全的情况下,获取信息的能力不足,导致极易出现漏税的现象。

2.涉外企业,源于自身相对中国本土企业在各方自的优越感,使得它们固步自封,不愿“低就”,使自己的财务程序,制度及财务软件不适应税务部门的要求,由于内部控制制度造成其结果与中国税法相悖的案例屡见不鲜。

3.少数涉外企业,以投机为目的,妄图利用中国吸引外资的优惠政策,达到损国家之大公,肥一己之小私的目的,它们谙熟中国的税法,堂皇的先进制度作外衣,以无知无畏的态度,以偷税为目的进行周密的税收策划。外资企业往往是在内部控制这一环节上,就已出现了与税法相悖离的问题,其后续的结果,反而在账面上不易反映出来,更容易为税务管理人员所忽视。

我国涉外税务审计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1.税收体制不健全,纳税主体依法纳税观念不强

国家审计署发布的2004年第四号审计结果公报,在被调查的788家企业中,部分地方政府出资兴办的企业,不报、迟缴和少纳税情况严重。被调查的35个市(地)中,19个存在地方政府干预税收政策执行、越权减免税问题,46家(占5.83%)企业享受着地方政府越权批准的各类减免税政策。有专家认为,偷税逃税说到底是体制问题。按照目前税收征管惯例,每年的征税指标分别由国家税务总局和地方税务局制定,依据主要是当地前一年的征税基数及地区经济发展情况。但从税务管理角度来说上年数据应该只能作为统计用,而不能作为计划用征税指标的设置本身就是不合理的。正是由于税收征管体制改革不到位,利益机制当中计划与考核联系过于紧密,导致了目前的征税现状仍然处于计划纳税,而非“依法纳税”。

2.涉外税务审计实施主体不统一

我国现在实行的是“征、管、查”三位一体的税收管理模式,其中“查”,即税务检查。我国税务机关设立了专门的稽查局,负责税务检查工作。在涉外税务审计过程中,由于《税收征管法》及其实施细则和《税务稽查工作规程》中都没有对涉外税务审计的范围做出明确的规定,各地在实施过程中,有的由税务管理部门负责,有的由稽查局负责,造成各地实施主体不一致,全国也没有形成规范统一的管理体系,从而导致税务管理体制出现漏洞,在涉外税务审计的广度和深度上也严重不足。

3.涉外税务信息分散。分析困难

我国自1994年以来,实行的是国税、地税信息分别报送、系统分开管理的模式,这就造成企业税务信息分散,搜集、分析税务信息的成本相当高。由于税务信息不完备,使得审计人员在案头准备阶段需要花费大量的精力搜集整理纳税人信息,尤其是涉外企业,其经营规模一般很大,牵涉到的关联方关系较为复杂,信息的搜集更为繁杂,从而大大降低了审计效率

4.涉外税务审计人员业务技术欠缺,审计技术单一

在涉外税务审计实施过程中,除了传统的查账手段以外,审计人员还需要运用分析性复核、内部控制测试抽样审计等技术,这些审计技术都需要审计人员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和判断能力。而我国的税务人员由于知识局限及受传统税务稽查的束缚,对这些审计技术的理解和运用或者不懂,或者仅仅浮于表面,难以根据有关资料对被审计单位在税务方面存在的问题做出全面的深层次分析,直接影响了审计的质量

加强涉外税务审计的对策

1.完善我国税收征收管理体制,加强法制建设

税务管理部门应当改变每年税收指标制定的标准和考核办法,不应将上年的税收情况作为下年税收的重要考核指标。应当在加强税务审计的基础上,将审计结果作为重要考核指标。对查出的问题,除了追究纳税人的责任以外,还应当追究政府有关管理部门的责任。同时,要对纳税人及地方政府有关部门进行经常性的宣传教育,促使其严格遵守税收法律,这样既提高了税法的权威性,又为涉外税务审计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2.重新明确涉外税务审计的地位和职能作用

我们现行的涉外税务审计工作,审计人员理解的目的仍然是以防止与查找弊端和错误为主。审计最主要的目的是发现企业存在的问题,堵塞涉外税收征管的漏洞,也就出现了以稽查的终结程序代替审计终结程序的状况。但我们认为,涉外税务审计同样应体现现代审计的三大职能,即经济监督、评价与鉴证。经济监督职能是指通过审计,监察和督促被审单位遵循有关法律、法规开展经济活动,履行法律义务。经济评价职能是指通过审核检查,对被审单位的经济活动及现状做出恰如其分的评价,提出审计建议。经济鉴证职能是指审计单位通过审核检查确定其实际情况后,对被审单位以审计情况作出鉴定,并通过出具审计报告的形式,向报告的使用者证明,被查单位以审计项目信息的真实性与公允性。

3.充分运用有效的审计技术

社会指标体系是一种科学的设计,它以统计数据为主,用以衡测社会体系某方面全部或部分事项,与过去变化及未来的趋势。我们在税务审计中所需要的税收指标,是社会指标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是以集合性的统计资料来反映某一类企业的涉税事项的总体状况。税收指标体系的建立,对于涉外税务审计的有效实施有着重大的意义。

4.推广涉外税务审计的经验,注重涉外税务审计的信息化平台建设

涉外企业具有较为先进的战略管理理念、复杂的跨国交易事项、较为健全的财务核算体系和较为完备的信息管理系统,涉外企业的这些特点,要求我们在税务审计中充分运用信息化技术,提高涉外税务审计的效率和质量。而传统的涉外税务审计都是使用手工翻阅凭证、账簿等,与涉外企业高度的会计信息化极不相称。因此,各级税务局应在理论和实践上探索涉外税务审计的信息化建设,以提高涉外税务审计的工作效率和质量。

5.改进税务审计模式

我国税务审计应该注重现代先进审计技术的运用。审计技术的发展经历了账表导向审计、系统导向审计和风险导向审计三个阶段,而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模式是一种先进的审计技术它主要从企业的战略分析着手,通过“经营风险透视——业绩评价——会计报表剩余风险分析——实质性测试的时间、范围和性质的确定”的思路,将被审计客户会计报表重大错报风险与企业经营风险分析紧密结合起来。这种全新模式要求独立审计师从更开阔的视角发现被审计客户会计报表中的重大错报行为,其最大的功效在于可以大大提高独立审计师发现问题的能力。

联系管理员
15775053793

作者头像
经济百科创始人

经济百科

上一篇:民间短期拆借
下一篇:材料预算价格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