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迫性重复

目录

1.什么是强迫性重复2.强迫性重复的三个情形3.强迫性重复的成因4.强迫性重复的例子分析

弗洛伊德在1920年发表的论文《超越快乐原则》中提出的“强迫性重复“这个概念。他在对孩子的观察中发现,孩子会把他最喜欢的玩具从小床中扔出去,再哭闹着把玩具要回来,不断重复。孩子在经历了一件痛苦的事之后,会不自觉的反复制造同样的情境,去体验同样的情感。弗洛伊德认为,孩子把玩具当成了母亲的替代品,去体验失去的感受,通过体验来修复母亲时不时离开所带来的创伤。

强迫性重复的三个情形

1.儿童阶段

会不厌其烦地一再要求大人重复曾同他们一起玩过的某一游戏;不到精疲力尽,再也难以为继时,他们是不会停止的。假如你给他们讲了个有趣的故事,他们就会死死地缠住你,要你一遍又一遍地重讲;并且在重讲过程中,还不许你有丝毫改动,稍有改动他们就立即制止——哪怕这种改动是有意在引起他们更大的兴趣,因而更有趣也不行。

2.成人阶段

类似这样的情况成人也有。如某些施惠者,每次恩举后不久,都会被受惠者愤怒地抛弃——无论那些受惠者彼此之间是多么的不同——他们仿佛命中注定要尝遍所有忘恩负义的痛苦似的。另外还有这样一种人,他们好不容易才把某一个人抬举起来,可没过多久,又出人意料地将他推翻而换上了一个新人;这个新人在不久的将来也是一定要被更新的人来代替的。

3.人际关系

在人际关系中,强迫性重复可以理解为一个人小时候形成的关系模式的不断复制。

譬如,小时候的关系模式是信任,那么一个人就会不断复制信任,他不仅能赢得一般人的信任,还能赢得那些很难相处的人的信任。

比如有的人受不了母亲太黏,什么事都要控制,长大后便娶了个很爱"管的"太太,然后开始第二回合的心理战争,要从她身上重新寻得自己追求了一辈子的尊重,心理空间与独立自主的权利。有的人受不了父亲太过懦弱,不能保护自己,成长后不知不觉地就嫁了个身上带着自己所熟悉父亲懦弱心理特征的“阿斗”,潜意识中希望藉自己的努力,使这个阿斗变得坚强,能带给自己从父亲身上未能得到的安全感。

相反,如果小时候的关系模式是敌意,那么一个人就会不断复制敌意,他不仅对那些与他有冲突的人充满敌意,他对那些本来对他很好的人也充满敌意,最后这些人也真的从对他友善转向了敌意。这一样可以说,是他教会了那些本来对他友善的人转而提防他。

当然,这一切都是相对的,因为他在教别人的时候,别人也会教他。

不过,这种“教”,是在不自觉的情况下进行的,所以更正起来尤其困难,这让我们忍不住悲叹命运。

强迫性重复的成因

依照精神分析“早期决定论”的观点,每个人在童年早期时候,或多或少都经历过一些挫败和创伤。若这些创伤严重,就有可能导致日后出现心理问题和精神疾病。

当事人在年幼时虽缺乏理性,但感受很丰富,因为还不识语言,大脑对这些创伤的记忆不能用语言来编码,于是长大后,这些创伤在记忆中能保留下来的就只有当时的感受。虽然人们在潜意识中,都希望医治好自己的创伤,但因为当时的创伤在记忆中只剩下感受,所以每次为了疗伤,都必须创造出类似当时的感受,也就得先制造能产生这种感受的事件或情境,然后试图依靠自己现在的力量去解决。

有的人受不了母亲太黏,什么事都要控制,长大后便娶了个很爱管的妻子,然后开始第二回合的心理战争,要从她身上重新寻得自己追求了一辈子的尊重、心理空间与独立自主的权利。

有的人受不了父亲太过懦弱,不能保护自己,成长后不知不觉地就嫁了个身上带着自己所熟悉父亲懦弱心理特征的“阿斗”,潜意识中希望藉自己的努力,使这个阿斗变得坚强,能带给自己从父亲身上未能得到的安全感。

这种努力会与童年期自己曾做过的努力结果类似,总是以失败而告终,失败又会激发下一次的努力,如此循环往复,就形成了强迫性的重复。

有的女孩童年不幸,有一个虐待孩子、抛弃家庭或酗酒的坏爸爸,她们成年后找的男朋友也常是没有责任心、酗酒或有暴力行为的。

为什么她们在经历了悲惨的童年生活后,在自己终于可以自由选择生活环境时,竟然又选择了小时候曾竭力想逃离的环境,难道她们不懂得好坏优劣吗?

不是,这是因为她们心里充满着自责:童年时“爸爸是个好人,如果我更乖更听话一些,他是不是就会对我更好?”,到恋爱时“我不能离开他,他是一个天性善良的人,我要更爱他一些,他一定会变好的。”这既让她们无法敏感地察觉到问题、及时抽身,也纵容了另一方的恶劣行为

“自责”让受害者感到他仍然对自己的命运有一定的掌控力,从而回避了彻底的无能为力感。

通过把所遭受的创伤归因于“我自己有问题”,个体得以感受到“只要我自身的问题解决了,创伤就不会再出现”,以及“这个世界还是存在某种公正的”——它们是受害者主要的希望感的来源。

那些受过创伤的个体,出于修复幼年创伤的心理动力,容易靠近施害者相似的人,又由于习惯性的自责选择不离开,在强迫性重复中,悲剧不断升级,形成新的创伤。

强迫性重复的例子分析

在美国,一位临床心理学专家在给大学生上心理咨询课程时,发现一个令人不解的现象。在他所教过的好几个班里,都有几个女学生个别找他咨询个人所遇到的难题,而且有相当一部分人的问题是相似的:她们的男朋友都是问题青年,不是酗酒,就是吸毒,或者游手好闲,不愿认真工作,没有责任心,而且经常有暴力行为。与这些学生深入交谈后,专家发现了更令人吃惊的现象:这些女孩子们通常都有着类似不幸的童年,有一个酒鬼父亲,或者是虐待孩子、抛弃家庭的坏爸爸。为什么她们在经历了悲惨的童年生活后,在自己终于可以自由选择生活环境时,竟然又选择了小时候曾竭力想逃离的环境,难道她们不懂得好坏优劣吗?家庭生活的梦魇一代代传递,何时才能结束?

强迫性重复不但出现在同一个人身上,而且也经常在家庭里产生代际传递,仿佛有一只无形的手在推动着这种现象反复出现。这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力量呢?

精神分析理论认为,一个人幼年生活中的心理创伤会驱使他(她)不自觉地、强迫性地在心理层面退回到遭受挫折的心理发育阶段,在现实中重复童年期痛苦的情结和关系。这实际上是一种试图治愈童年创伤的本能努力,但是,这种努力与过去一样,总是以失败而告终,结果失败又会激发下一次的努力,如此循环往复,就形成了强迫性的重复。一位姑娘这样说:我总会想起小时候的情景。我想,如果我足够努力,我应该能使我爸爸不再喝酒,不再打人,他原小应该是一个好父亲的!杰米(她男朋友)也如此,我这么爱他,他一定会变好的,他是一个天性善良的人。修复幼年创伤的心理动力在这番话里表现得如此明显。

当然也有相反的例子。我曾听老师讲过一个牧师的故事。有一位牧师对家人特别好,他对3个儿子的生活起居照顾得无微不至,给已经大学毕业的儿子买新车,帮儿子找工作。但是牧师很不幸福,儿子找不到满意的工作,整日不务正业,从不做家务,而且疏远父亲。通过深刻的自我分析,牧师终于意识到自己一直在补偿童年时缺乏父爱的遗憾。他的爸爸很不称职,于是牧师发誓要让自己的孩子有一个好爸爸。这种过度补偿的行为,依然是童年创伤体验没有得到解决的表现。企图在孩子身上修复自己的童年创伤,怎么可能成功呢?

联系管理员
15775053793

作者头像
经济百科创始人

经济百科

上一篇:承租人
下一篇:小农经济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