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发展战略

    什么是城市发展战略

    城市发展战略是指人们从一个较长时期的城市各种因素、条件和可能变化的趋势预测出发,所做出的关系到城市经济社会建设发展全局的根本谋划和对策,是城市经济、社会、建设三位一体的统一的发展战略。

    城市发展战略可以分为两个层次:宏观层次和微观层次。前者是国家指导全国城市协调发展的总体战略,要回答我国东、中、西部,大、中、小和不同主导功能的城市的长远发展方向、目标、比例结构和地域分布问题;后者则是城市政府做出的关于本市自身发展的方向、目标和措施等问题。

    城市发展战略的内涵

    1.城市发展战略依据。是城市制定发展战略时的发展条件,包括城市环境、经济、社会的资源情况和城市在整个国民经济发展中的战略地位,它们需要通过认真的调查研究和充分论证来确认,是定位城市性质的基本依据。

    2.城市发展战略目标。是发展战略的具体指向。在我国总体战略指导下,我国城市发展战略一般表现为城市现代化目标,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内容:(1)经济发展指标。一般用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社会劳动生产率三次产业结构、R&D占GDP的比例、进出口比例、外资产值比重等指标来表示;(2)社会进步指标。可用城市化水平、人均道路面积、公共教育支出、信息化程度、社会保险覆盖率、法律化程度等指标来表示;(3)生活质量指标。可用市民可支配收入、恩格尔系数、人均住房、人均用电、人均拥有文化体育设施面积、万人医生数、人均寿命等指标来表示;(4)生态环境指标。可用地均产出、水资源产出率、能源产出率、绿化覆盖率、三废处理率、环保投入占GDP比例等指标来表示。

    3.城市发展战略重点。是实现战略的关键、主导性而目前发展又比较薄弱、需要特别加强、且在发展方面具有显著优势的经济环节或产业部门。城市发展战略的重点,一般指城市的基础部门、基础设施产业和战略性要素。战略重点的确定,必须考虑与一般的关系,要以重点带动一般,以一般的发展为重点发展创造条件。

    4.城市发展战略步骤。是实现战略目标顺序、过程的时间界定。实现战略目标需要把发展过程分成几个阶段,制定其阶段性目标,通过几个步骤来完成总目标。划分战略阶段和分解战略任务是踏踏实实实现城市现代化的策略,通过保证过程的有效性来保证总目标实现。

    5.城市发展战略措施。是针对实现战略过程中的矛盾所采取的策略和具体措施。由于矛盾性质和内容不同,策略和措施有很大差异。需要面对具体城市问题,采取总体性的、局部性的、体制性的、产业性的、国际性的、国别性的、渐进性的、突变性的等各种类型的对策。

    城市发展战略的基本特征

    1.主动性,是城市发展战略的本质特征。城市是典型的人工系统,未来如何发展,要靠人们制定规划。在市场经济下,人们呈现理性经济人假设的行为特点,即追寻既定约束条件下的效用或产值最大化。城市发展战略和规划的制定也表现为人们以理性力量为基础,追求城市总体福利最大化。人们从理性出发,正确认识城市发展的约束条件和改变可能,并积极创造条件突破某些约束,力争实现城市总体效益最大化。从这一意义上讲,城市发展战略是人们在发展中主动与城市资源环境相协调的过程。

    2.公共性,是城市发展战略的杠杆支点。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城市发展战略是通过公共经济、公共政策的间接作用实现的。公共物品公共服务、公共政策是城市发展战略的杠杆支点;杠杆的动力点是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的提供方式,杠杆的作用力点是市民的整体利益,也是城市发展战略的目标所在。如果通过引入市场机制来运作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的供给,就是通过混合机制的运作形成战略杠杆的动力。在战略实施过程中,当牵涉到市民的财产利益时,必须依照市场交换原则做出相应的补偿。

    3.公开性,是城市发展战略的存在方式。为了获得民众广泛的社会力量的认可和支持,城市发展战略应当积极营造战略实施的优良环境,一方面吸引本市市民的广泛参与,另一方面吸引外部资源、资本不断流入,使城市内的各种社会经济活动都纳入到战略的实施过程中。为此,城市发展战略要广开言路,欢迎和鼓励各种创新性的思考。

    我国现阶段城市发展战略的主要内容

    根据我国跨世纪三步走现代化发展战略,城市发展战略的现实内容是关于城市现代化的具体蓝图。从当前我国东部沿海城市提出的率先实现现代化的战略部署看,主要有如下内容:

    国际化战略。即根据WTO规则,改善城市管理,建设国际性城市。

    信息化战略。即一方面按照产业发展顺序,积极发展高层次产业,以产业结构升级推进城市现代化;另一方面,推动城市运行各个环节的信息化,以信息化促进城市现代化。

    科教强市战略。即为了适应初见端倪的知识经济的挑战,积极增加人力资本资源。

    协调发展战略。即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以建设生态型城市为目标,保持城市社会、经济、环境协调发展的综合性战略。

    我国城市是由大、中、小城市组成的庞大体系,不同等级城市的发展战略各有不同:

    第一,超大城市、特大城市及部分大城市的发展战略,要符合市场经济下城市国际化、现代化的要求。主要内容应包括:(1)以新技术改变城市原有社会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大力发展为生产和居民生活服务的第三产业和以知识经济为核心的高新技术(第四)产业;(2)以高新技术建设城市基础设施,使城市建设全面现代化;(3)大力发展科学、文化和教育事业,提高市民素质,建设和培育城市精神;(4)实施全面开放政策,加强对外经济技术交流;(5)发挥大城市经济中心作用,建设卫星城、带动腹地,辐射全国甚至世界。

    第二,大中等城市的发展战略,要符合区域经济发展网络的要求,立足于地方社会经济和资源条件,突出优势,成为区域性的发展中心。具体来说:(1)从地区资源条件和城市性质出发,考虑到原有的工业基础、交通运输条件和国家生产力布局规划,找准战略重点。形成一业为主、兼顾它业、突出优势的产业结构;(2)从城市支柱产业出发,兼顾国家人才需要,发展有特色的高中等专科教育,使城市在某一专门科研和技术水平上保持领先地位;(3)建设适度优质的城市基础设施,保证城市特色产业需要;(4)规模较大的大中城市,应注意调整经济结构,积极发展第三产业,重视智力开发,实现内涵式增长。规模较小的中等城市,应实施优化城市特色或扩大城市规模战略,使城市在不同发展方向上具备充足的发展潜力。

    第三,我国小城市发展战略,要突出表现在“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依托大城市辐射,在充分发挥大城市卫星城和城乡联结作用的同时发展有效城市功能。具体说,(1)大力发展商业、市场,成为疏通和稳定地方商品的供销渠道;(2)大力发展有地方特色的劳动密集型工业,成为农产副品加工和农业生产资料产品的生产基地和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桥头堡;(3)大力发展城镇服务业和完善城镇基础设施,前者如仓储、运输、信贷、保险、技术咨询、生活服务等,后者如道路、住宅、供电、供水、通讯等,逐渐形成一定的城市功能

    为了实现这些战略,很多城市提出建设四个城市体系作为对策:即着力建设区域创新体系、培育完善的现代市场体系、形成优质的城市软硬件环境体系和完备的社会保障体系。

联系管理员
15775053793

作者头像
经济百科创始人

经济百科

上一篇:传单广告
下一篇:BTģʽ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