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安全行为

目录

    1什么是不安全行为2不安全行为分类[1]3不安全行为出现原因[2]4减少不安全行为[1]5参考文献

什么是不安全行为

不安全行为是人表现出来的,与人的心理特征相违背的,非正常行为。

不安全行为分类

(一)有意识不安全行为

有意识不安全行为指有目的、有意识、明知故犯的不安全行为,其特点是不按客观规律办事,不尊重科学,不重视安全。

有意识不安全行为动机是两个方面原因共同结构的产物:

  • 对行为后果价值过分追求的动力和对自己行为能力的盲目自信,造成行为风险估量的错误;
  • 由于个人安全文化素质较低(即行为者缺乏安全行为的自觉性),再加之企业没有建设起较强的安全文化(即企业群体缺乏对不安全行为的约束力),使行为者的不安全行为动机不能得到有力的校正。

(二)无意识不安全行为分析

无意识不安全行为是指行为者在行为时不知道行为的危险性;或者没有掌握该项作业的安全技术,不能正确的进行安全操作;或者行为者由于外界的干扰而采用错误的违章违纪作业;或者由于行为者出现生理及心理的偶然波动破坏了其正常行为的能力而出现危险性操作等,显然无意识不安全行为属于人的失误,按产生失误的根源可以将其分为两种:一种是随机失误,另一种是系统失误。

不安全行为出现原因

(一)知识与技能缺陷

(1)培训制度不健全,培训内容缺乏针对性,培训教育方法不佳等,不能使作业人员准确掌握安全生产知识,易出现盲目甚至野蛮作业等不安全行为。

(2)部分员工不思进取不愿学习操作规程,业务技能低,生产实践经验缺乏,看见别人违章作业没出事故就盲目效仿,时间久了便养成了不良的操作习惯,因而造成不安全行为的发生。

(二)思想和情绪因素

思想和情绪是人对客观事物态度的反映,与人的行为有直接关系。

(1)有无所谓思想的人,对安全持麻木不仁的态度,视一些安全制度、规定、措施为束缚手脚的条条框框。

(2)有麻痹思想、自以为是的人,明知安全重要但不重视,做事马虎大意。

(3)持侥幸思想的人,明知道有危险,却因怕麻烦而不采取安全措施,抱有“违章不一定出事,出事不一定伤人,伤人不一定是我”侥幸过关的态度。

(4)由于生活条件、家庭情况、人际关系不佳等原因,导致情绪烦躁的人,工作精神不集中,自身与外界环境不能很好协调,极易产生不安全行为。

(5)情绪急躁的人,由于求胜、赶时间心切,工作不仔细,易出现有章不循现象。

(6)部分员工由于疲劳、体力下降、视力不佳、年龄偏大等生理原因,也易产生不安全行为。

(三)利益与管理原因

(1)为了片面地追求经济利益抢时间、赶进度而忽视安全,产生违章作业、违章指挥。

(2)规章制度、作业规程不完善,协调配合不当,监督检查不严,信息传递不畅通等,也易引起员工不安全行为的发生。

(3)生产环境影响。心理学认为,行为是人和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并随人和环境的改变而改变。因此生产环境对不安全行为的产生有直接影响。

  • 夜间视野窄,容易造成作业不准确,并易使人感到困倦、精神不振,而造成操作失误。
  • 设备部件之间空间狭小易使操作动作变形而产生不安全行为。
  • 作业现场其它设备运行中机械噪声大,严重的噪声影响语言和声音信息交流,并易使人多疑易怒,从而产生不安全行为

减少不安全行为

第一.科学合理调节

保持情绪稳定人的不安全行为的心理调节,必须遵循安全心理学规律,掌握心理活动规律,有效调节和控制人的不安全心理和行为。在安排工作时,采取观察、简单心理测试等,对情绪不好的员工进行心理疏导和纠偏,使员工情绪饱满,能够正确处理应急情况和按指令程序作业。

营造健康积极的环境,体现人文关怀环境凋节:

  • 要形成良好的人情网。
  • 要各级管理者要积极践行。有关领导以身作则,率先垂范,遵纪守法,重视安全工作的重要性,把员工生命健康放在首要位置,时时处处讲安全,行动中体现安全,认真组织好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坚决贯彻执行上级有关安全生产的指示精神,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不断提高现场安全生产水平。
  • 要积极改善现场作业环境。尽可能消除黑暗、潮湿、闷热、噪音、有害物质等恶劣环境对操作者的不良的心理机能和心理状态的干扰,使操作者身心愉快地去工作。

第二.建立完善的制度,确保作业活动受控

(1)建立完善的安全生产制度。

企业要建立完善的安全生产管理、监督检查、评估和风险管理等制度,有效消减和控制安全风险,要以事前预防为中心,以事后处罚为手段,以HSE体系管理为主线,通过领导直线责任、工区属地管理,实现作业生产活动全面受控。建立完善的安全培训制度必不可少。首先加强管理层安全技术能力培训。培训内容要以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安全管理制度、HSE管理体系、HSE先进文化理念为主。建立和保持一支高素质、懂管理、会管理的安全监管队伍。其次加强操作层技能培训。培训内容要以警示教育、作业风险识别教育、违章行为识别教育等为主。重点是开展风险识别培训。定期组织全员开展岗位作业风险识别活动,全面识别岗位有毒有害危害因素,制定有效的控制消减措施,增强岗位员工的风险识别和防控能力。定期开展全员“三违”行为辨识活动,尤其是习惯性违章在自己身上的具体表现,深刻剖析发生违章的原因,编制违章行为识别控制卡,列出岗位每一项工作的违章表现形式、并制定对应的预防纠正措施;根据违章可能造成的后果,确定受控级别和相应的处罚。建立正确安全作业卡片库,将本岗位正确和违章操作主要表现形式拍成照片,或画成漫画,并附简要的说明,既可以具体分析违章发生过程及发生的状况,也可以作为员工学习的教材

(2)建立反“三违”举报咨询制度,公布反“三违”咨询举报热线,鼓励员工在作业前进行咨询,避免因不熟悉制度、不懂正确做法而引起的违章。同时,加大举报人员保护奖励,从工作制度和管理环境上形成全方位、立体的安全监督管理模式。还要建立激励机制,激发和鼓励人避免不安全行为。

(3)加强承包商的安全要求培训。培训要以油气区安全常识、各项管理制度为主。培训合格后发放作业通行证,不合格者严禁人厂施工。作业前还要进行开工前安全教育和交底,确保达到作业安全条件后方可作业。

(4)提升作业过程监管。要强化直线责任和属地工区管理,首先加强非常规作业的监管。非常规作业可能涉及动火、受限空间、高处等高危作业,要把高危作业作为安全监管的重点,现场负责人(指挥人)和安全监护要具备良好的安全技能,对现场工艺技术、工作环境等了如指掌,能够发现和制止违章行为,发生事故后会控制,避免事故扩大。其次加强常规作业监管。常规作业是基层队站的F1常检维修、操作等作业,常规作业也是发生违章的高发区,要确保每一项工作前违章行为有识别,作业风险有预防,工作中操作步骤有确认,行为过程有监督。基层队站主要负责人和安全技术人员要保证施工作业到现场,隐患整改到现场,监督检查到现场,全天候全过程跟班作业,对照违章行为识别控制卡严格监管,纠正自选动作,监督做好规范动作。

(5)加大奖惩力度。

  • 首先要加大管理人员违章奖惩,将管理干部职责范围内的违章按照责任大小、业务范围等分级划分惩处等级,有效提升和落实各级管理人员职能
  • 其次加大操作层人员违章惩处力度。基层队站和安全部门要坚持现场跟班监督操作,强制纠正和严肃查处习惯性违章。对不听劝阻、重复违章、顶风违章的要加重处罚,迫使员工养成规范操作习惯。
  • 是加大承包商的违章惩处力度。建立承包商的安全业绩档案,优选安全技术、安全管理、人员素质可靠的作业队伍采取属地单位、职能部门、安全部门三方联合监督的方式,确保作业过程受控。

第三.科学分析信息,制定完善的管理体系

信息分析处理的目的是找出违章行为的发生规律及原因,从而为制定控制消减措施提供科学的依据。分析发生的特点及分布规律,例如:员工工作时间、工作经验、人员生理心理素质、技术技能、培训状况等,根据变化规律绘制曲线图表,针对每个员工制定不同的违章控制措施。分析同一岗位和同一事件的违章频率,查找和确定出违章的主要原因结梅,为有针对性的制订防范措施提供依据。主要包括设备状况、工作环境、管理因素等。制定分析违章行为控制措施。

(1)是制定具体的改进措施方案。改进措施方案要依据曲线图,全面分析,找出最常见和最宜发生的违章表现形式,要有针对性,要先从人机工程设计源头控制和消减;

(2)要从管理因素、工作环境、工作方法等进行控制和消减;最后才能对个体防护进行加强和控制。二是制定严格的管理制度。科学分析的目的就是规避和控制可能出现的重复违章行为,制度的健全并严格执行是必不可少的手段,要依据本企业生产安全特点,制定切实可行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3)营造安全氛围,形成HSE文化。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包括员工安全文化素质建设及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两个方面,员工安全文化素质是建设企业安全文化的基础,企业安全文化又是推动员工安全文化素质建设的动力。营造HSE文化,就是从思想、观念上形成一种习惯,一种指引正确行动地规范。要从人的主观能动性人手,通过采用形式多样,内容新颖,通俗易懂,便于接受的文化教育,把对HSE的认识和理解牢记在头脑中,使HSE真正成为一种信念、一种企业文化的全新HSE管理理念,这也是国外先进石化企业的宝贵经验。

联系管理员
15775053793

作者头像
经济百科创始人

经济百科

上一篇:墨菲定律
下一篇:递延资产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