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理论

组织理论(Organization Theory)

组织理论的概述

组织理论是管理理论的核心内容,是研究组织结构职能和运转以及组织中管理主体行为,并揭示其规律性的逻辑知识体系。组织理论的演进与社会存在和管理实践的需要有密切的关系,其发展历史是一个不断扬弃的过程,也是辨证的否定过程。组织结构理论是组织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印证了组织理论发展的历史轨迹。

组织理论的发展

自泰罗19世纪末20世纪初开辟了组织理论以来。系统的组织理论经历了古典组织理论。行为科学组织理论到现代组织理论的发展进程。组织理论的演进与社会存在和管理实践的需要有密切的关系。其发展历史是一个不断扬弃的过程。也是辨证的否定过程。

一、古典组织理论的演进

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美国和欧洲。资本主义企业取得一定的发展。对管理的要求日益强烈。这一时期,组织理论的研究分为三个派别:科学管理学派、行政管理学派、官僚体制学派。

以泰罗为代表的科学管理学派主张实行职能管理制。不仅要单独设置职能管理机构。还要在职能管理机构内部的各项管理职能之间实行专业化和标准化的分工。使所有的职能人员只承担1至2项管理职能;提出权利下放的例外原则。使上下级之间实行合理分工,上级把一般性的日常事务授权给下级管理人员去处理,只保留例外特殊管理事务的决策权和对下级工作监督权。

法约尔是行政管理学派的代表人物。他提出了管理的五个基本的职能,即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并认为组织职能是一项非常重要的职能;同时他又提出了直线一职能制的组织模式.设计了一种为解决上下级之间跨越统一的指挥链而进行直接联系的组织形式,即“法约尔跳板”:他也概括了包括组织职能在内的14条一般管理原则。

韦伯的科层制理论认为组织治理机制有三种基础:其一是理性基础。即组织建立在对权力和法规的信念之上。并通过相应的规则来组织活动;其二是传统基础,即组织建立在古老传统和统治身份的神圣信念之上;其三是魅力基础.即组织建立在具体的、非同寻常的个人及其统治方式之上:同时韦伯用合理一合法的职权观念论证了官僚制存在的合理性。对官僚制的组织形式的结构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官僚制的组织结构应该分为三层,顶端是主要负责人,主要职能是决策,中间层是一般管理人员,主要职能是执行主要负责人做出的决策,底部是业务人员,主要职能是从事具体的业务工作。韦伯论证了个人行为的合理性和社会秩序的合法性,形成了经典性的“官僚组织理论”,被称为“组织理论之父”。

古利特和厄威克的组织理论是建立在泰罗和韦伯的组织理论基础之上。古利克提出了著名的“管理七职能论”,并认为组织的目标是协调,厄威克提出组织理论的八条原则。他们的理论标志着“古典管理组织理论”体系的形成。

古典组织理论构造了集权型层级制的组织结构,这种组织结构的表现形式适应了社会生产体制由作坊式小生产体制向工厂化的社会化大生产的体制的转化,促进了组织效率的提高和生产力的发展。古典组织结构理论用其科学和理性的准确性、严格性和普遍性来解释组织结构的变化原因。理论的重点放在组织管理的基本原则的概括和分析上。

二、行为科学时期的组织理论的演进

随着科学的进步和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管理学家认为组织不仅是一个经济系统。还是一个社会系统。对人的激励不仅仅有经济因素,还应有社会和心理方面的满足。这种满足对组织效率的提高至关重要。因此在20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行为科学时期的组织理论就应运而生了。代表人物有梅奥和巴纳德等人。

梅奥是“人际关系学派”的创始人,他提出“社会人”假设:认为组织成员是复杂的。人不仅仅有追求金钱的需求,还有社会及心理方面的需求,即追求人与人之间的友情、安全感、归属感和被人尊重:同时他提出“非正式组织”的问题,认为管理组织内的非正式群体在决定生产率高低方面有重要的作用。并与正式组织存在着互相依存的关系;最后他还强调领导的综合管理技能,他认为这些技能对于处理人际关系很重要。

巴纳德提出组织系统观点。他认为组织是人与人之间相互作用的系统,既然是系统,那么组织与组织、人与人之间就存在相互协作。而协作就要求将个人、目标和信息三者有机联系起来:同时巴纳德也对非正式组织进行了研究。他认为非正式组织也能发挥重要的作用;最后巴纳德提出“权威接受论”,他认为权威是下级对上级的认同,而不是取决于上级的地位。

这一时期的组织结构理论重视组织内人的重要性,坚持用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来解释整个组织结构的变化。同时为了适应组织之间协作的需要,这一时期的组织结构采用了分权型层级制组织形式,包括事业部制、超事业部、矩阵等形式,这就有利于生产者参与决策,提高管理效率,适应了组织规模的扩大化,产品的多样化,市场的国际化的需要。

三、现代组织理论的演进

管理实践推动组织理论继续向前发展,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管理实践面临着科技突飞猛进、市场日益加强的国际化趋势、物质和人力资源的大量积累以及这些资源形成越来越复杂的组织模式和关系,前一时期的组织理论显然已力不从心,而用系统论的原理、方法、思想来分析组织的内部结构、管理活动与环境的关系,得出的结论独树一帜。这一时期的组织理论实际上包含了系统组织理论、权变—— 系统组织理论、群体生态理论和资源依赖理论

系统组织理论认为系统是一个开放的具有整体性的社会技术系统,代表人物有霍曼斯,卡斯特等。霍曼斯的社会系统模型认为,任何社会组织都处于物理的、文化的、技术的环境之中,这些环境决定着社会系统中人们的活动和发生的相互作用。卡斯特认为组织是一个人造的、开放的系统,它是有各个自公司组成,各个子公司之间通过输出输人的关系构成一个完整的系统,而且只有适应了环境的变化,组织才能生存下去。

权变学派强调组织变化无常的性质.认为组织结构本身并元优劣之分,只要与环境相适应的组织结构就是有效率的,不存在普遍适用的组织管理理论。这一理论是对古典组织理论、行为科学组织理论强调形式、规范模式等思想彻底的否定,与系统组织理论和权变学派相适应的组织结构理论即是系统权变组织结构理论。

群体生态理论也叫自然选择模型,是阿尔瑞契与普费弗提出。该理论把生物学的群体生态理论应用到组织理论分析当中,并认为组织在环境中生存与否和生物的适者生存的规律一样:环境依据组织结构的特点及其与环境的适应性来选择一些组织或淘汰一些组织

群体生态理论强调的是选择作用而弱化了组织行动者在决定组织命运中的作用。为此,普费弗和萨兰西克提出了资源依赖理论,该理论认为组织对外部资源有依赖性,并强调组织从环境中获取资源能力的重要性,其实质是把组织看作是环境关系中的一个积极的参与者而不是被动的接受者。

群体生态理论和资源依赖理论认为组织环境是组织结构的主要决定力量,不是管理者主导了组织结构的变革,不存在一成不变的、普遍适用的、放之四海皆准的组织结构,因此这种组织结构理沦就是环境决定组织结构理论。

这一时期的组织结构理论侧重研究组织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同时为了适应这种关系,这一时期的组织结构形式变的更加灵活,以团队为模块的工作单元、临时工作小组、网络型组织等扁平网络型组织得到迅速的发展。实践证明这种灵活多变的组织结构形式,可以使企业获取更多的信息,更加适应激烈的竞争环境。

四、西方组织理论的演进逻辑

恩格斯指出“历史从哪里开始,思想进程也就从哪里开始,而思想进程的进一步发展不过是历史过程中的抽象的理论上前后一贯的形式的反映;这种反映是经过修正的.然而是按照现实的历史过程本身的规律修正的,这时,每一个要素可以在它完全成熟而具有典范形式的发展点上加以考察。”我们在研究组织理论的时候,就不得不从她的历史开始研究。诚如雷恩所言“让我们翻开历史,以便为将来作好准备。”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正如马克思所说“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任何一门社会科学都有其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过程.都是源于社会实践而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的.而组织理论的演进也总是与外在的社会环境和内在的运作效率及管理实践密切相关,它的发展也是一个连续的过程。

古典组织理论的核心就是组织结构合理化,它着重研究组织结构的设计、组织运行的基本原则和组织管理中的基本职能.虽然古典组织结构理论在进行工作中更精确,更迅速.更高效.但是随着人的因素在组织管理中的日益重要,其缺点也日益显现,这就需要在管理中对人的重视提出了新的要求。所以在这一背景下,行为科学时期的组织理论应运产生。

行为科学时期的组织理论其实是对古典组织理论的补充和完善。在20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制约组织进一步提高效率的是动力问题,同时由于1929年经济危机的爆发,促使人们对归属感的需求日益迫切,于是前一时期被忽略的人的因素被提到了日程。这一时期组织理论最大的贡献就是充分重视人的情感和心理需要,这样就解决了组织的动力结构的问题。虽然行为科学组织结构理论注意到了被古典组织结构理论忽视的非正式组织问题,但是它对个人情感和心理的过分强调却使它走向与古典组织结构理论相反的另一个极端即忽视正式组织的存在,缺乏对理性和经济因素的研究。

不论是古典组织理论还是行为科学时期的组织理论,它们的研究重点都放在管理对象上,忽视了对管理者的研究。他们把组织看成一个封闭的系统,没有考虑到环境对组织的影响,不能全面透彻研究组织理论的全貌。所以随着科学技术的蓬勃发展和生产的社会化程度的日益提高,一种以系统论为主的组织理论就呼之欲出了。

20世纪中叶.以系统论为指导的现代组织理论逐步登上了历史舞台。现代组织理论把组织看成一个开放的系统,它不仅仅从组织内部来分析组织各分系统的特点及其相互关系外,尤其着重研究组织与外部环境的相互作用,它把着眼点由组织内部转移到外部环境,并由组织被动适应环境的观点转变到影响环境。系统权变组织结构理论在一定程度上综合了古典组织结构理论和行为科学组织结构理论的观点,它既看到了人的因素,又重视结构的作用,它将这二者结合起来.试图重新设计组织。环境决定组织结构理论认为组织的外部环境决定组织结构的变革。虽然这两种组织结构理论在组织环境的复杂性进一步提高和变动性更加剧烈的情况下,更能适应管理的需要,但是也应该看到它没有考虑到管理者在组织结构变革中的积极作用。

上述的三个阶段是组织理论从形成到至今的历史演进过程。这个历史演进的过程是社会发展的结果,是管理实践的需要,也是社会化大生产和专业化分工的产物。虽然各个阶段研究的角度、方法、内容不尽相同,但研究的问题却大致相同。并且在这三个阶段中间有些过渡性或交叉性的派别,有些理论提出的较早而受人重视较晚,而有些理论虽被代替,但某些内容至今仍被人们所用。

通过对组织理论的发展阶段和演进过程的回顾与分析,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组织理论来源于实践,服务于实践的辨证过程是认识与实践相统一的发展过程.是继承与发展的扬弃过程,也是辨证的否定的过程。随着时间的推移,组织理论发展的内在逻辑和规律也会不断延续。

参考文献

  • 周颖洁,张长立.试析西方组织理论演变的历史逻辑.现代管理科学.2007年5期
联系管理员
15775053793

作者头像
经济百科创始人

经济百科

上一篇:风险资产
下一篇:商学院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