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农业

目录

1.什么是传统农业

传统农业是指开始于石器时代末期和铁器时代初期,并且在发达国家一直延续到18世纪60年代的一种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它是在原始采集农业和游猎农业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是人类进入定居时代后所发展起来的第一个产业部门。传统农业是发展中国家二元经济结构中的一个组成部分。

传统农业的基本特征

1.技术停滞。在传统农业中,农民以传统的直接经验技术为基础,使用简陋的铁木农具和人力、畜力以及水力和风力进行生产。在这漫长的历史时期中,农业技术的进步和生产的发展极其缓慢,农业完全以世代使用的各种生产要素为基础。

2.粗放式耕作与劳动密集型精耕细作相结合,劳动生产率极其低下。由于技术停滞,粮食产量的增加主要依靠两种途径:一是扩大耕地面积,形成粗放式耕作。由于地球上可开垦荒地有限,这一方式越来越失去了发挥作用的余地;二是增加单位面积上的劳动投入,形成劳动密集型的精耕细作,但由于技术停滞,土地报酬递减规律发挥作用,因而劳动生产率呈下降趋势。

3.封闭的、自我循环和发展,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在传统农业中,很少有外部生产要素的投入,而所生产的农产品也主要是满足自己的生产和生活需要产品剩余很少,农业生产基本处于自我循环状态。原始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迫使农民在小块土地上耕作,他们的衣食住行、生老病死等基本活动都局限于与世隔绝的村落中,形成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传统农业的改造

(一)市场经济制度的构建

传统农业的改造必须建立在市场经济的基础之上,因为市场可以刺激指导农民作出生产决策并根据农民配置要素的效率得到不同回报。市场是农民配置农业资源的基础,但市场在农业的许多方面有失误之处,在市场经济的基础之上离不开政府对传统农业的宏观调控。在传统农业社会,农民所生产的农产品大部分供自己消费,市场对农业调控作用较小。随着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在三个方面市场的重要性迅速增加:一是农产品的商品化程度迅速提高。农产品商品率的提高,部分是由于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增加了对农产品需求的绝对和相对规模,部分是由于农民加入市场经济,他们的生产也越来越专业化了。二是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肉蛋奶、蔬菜、水果等高品质农产品的需求逐步增加,但这些产品不耐储藏,容易腐烂,农民单独加工储运不经济,单独销售缺乏谈判力量,了解市场也将增大交易成本,农民也可能因为这些产品销售不畅而遭受损失。三是收入的增加引起了对市场服务的增加,市场服务比农产品本身有更大的收入弹性,市场交易费用将成为农产品销售费用的一个日益增长的部分,因而市场经济制度的建立和市场管理效率的提高将有助于降低交易成本,提高农业的经济效益。政府制定有效的市场经济制度、向农民提供相关的市场信息和加强市场的设施建设将会更加有利于市场作用的发挥,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

(二)有效的农业微观经济组织制度的建立

农业产业的特点决定了农业的微观经济组织制度的构建与非农产有相当大的差别。在非农产业中,家庭经营将会逐渐消亡,现代企业制度跨国公司已经或将占有主要或垄断地位。但在农业中,国内外的历史经验都证明,家庭经营是农业微观经济组织中最基本和最主要的形式。对传统农业进行改造,需要构建农业合作社、公司社会化服务组织,但不能否定农业的家庭经营,必须建立在农业家庭经营的基础之上。在传统农业社会中,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政策更有利于农业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但随着农业现代化的推进,逐渐具备了实行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条件,因而土地政策将从公平优先转变为效率优先,但土地适度规模经营仍然是建立在家庭经营的基础之上,辅之以更为完善的社会化服务体系。

(三)农业技术进步水平的提高

农业科学技术一经应用到农业生产实践中去,就会变成强大的物质力量,成为改造传统农业和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推动力。由于资本、劳力和其它自然资源的有限性,传统农业改造过程中的农业技术进步要特别注意技术选择,构建合理的农业技术体系。从理论上来讲,一个合乎国情的农业技术结构的最显著的特征是同本国农业资源禀赋相适应,农业技术进步应使丰裕的生产要素得到充分的利用,稀缺的生产要素得到补充和替代。要素稀缺导致要素价格变化,要素价格的变化导致技术进步的变化,实现廉价的(丰富的)投入品对昂贵的(稀缺的)投入品的必要替代。例如在劳动力稀缺的经济中,劳动价格相对昂贵将会引起用机器替代劳动的技术变革趋势的出现;在土地稀缺的经济中,土地价格相对昂贵将会引诱用更多的劳动、化肥、良种等投入代替土地的技术变革倾向的发生。但在传统农业中,诱导的技术变革可能会受到体制的阻碍。因而,适应传统农业转变的政府农业科研与推广体系的建立,农业适用技术的提供是十分必要的。

(四)农民人力资本投资的加强

农民如何有效地利用新的农业生产要素,涉及到农民接受新要素的条件、时机和学习能力等。舒尔茨认为,如果有新要素,农民已有所了解并能得到它,那么可以根据其有利性来解释接受速度的差别,这种有利性主要取决于新要素的价格和所能得到的产量,另外还与社会的条件如气候土地等因素有关。学会使用新要素,有些是简单的,而有些是十分复杂的,事实上大量的新要素并不是一次性变化,此后就不必去学习什么了,要迅速采用这些新要素,需要复杂的管理和更多地经常地学习知识,正是这种学习构成了作为现代农业特征的生产率提高的基础。学习新知识可以是通过沿用已久的方式在试验或错误中去学习,但这种方式的代价可能较高,也可以通过生产新要素的企业或农技推广站这样的政府机构或农民自己进行培训而学习,第三种方法是教育,这是一种长期有效的方法,是一种人力资本投资。

舒尔茨认为,农民所得到的能力在实现农业现代化中是头等重要的,这些能力与资本品一样是被生产出来的生产资料。人力资本是农业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这是因为,贫穷经济中增长缓慢的经济基础一般并不在于配置传统农业生产要素方式的明显低效率,也不能用对这类传统要素的储蓄和投资率低于最优水平来解释,因为在正常的偏好和动机为既定的条件下,边际收益率总是太低,不能保证有追加的储蓄和投资,在这些条件下,迅速增长的经济基础不在于提倡勤劳和节俭,增长的关键在于获得并有效地使用某些生产要素。如果要使农民有效地、持续地获得新要素,主要依靠向农民进行特殊投资,以使他们获得必要的新技能和新知识,从而成功地实现农业的经济增长。一个受传统农业束缚的人,无论土地多么肥沃,也不能生产出许多食物。节约和勤劳工作并不足以克服这种类型农业的落后性。为了生产丰富的农产品,要求农民获得并具有使用有关土壤、植物、动物、机械的科学知识和技能。

我国传统农业的特点

我国传统农业是私人土地所有制,即广大的土地主和自耕农拥有小块土地所有权。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挤构成了.传统农业最基本的经济细胞,其生产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其生产结构必然是小而全的。生产的主要组织形式是家庭,而且是核心家庭式主干家庭。半封闭的农产品市场结构,长期以来.农户生产的农产品就一直具有消费和交换的双重功能。农产品剩余率,从唐代的18%到明代的29%递增,到清代虽有下降仍保持有l3%的剩余率。徘徊不前的农业技术结构,中国传统农业时代的生产工具大部分在秦汉时期就已经具备了,唐宋两代做了重要的改进。这时的中国.其科技水平及经济发展水平都远远凌驾干西方之上。但自此以后,中国在没有如此杰出的表现,还在继续发展的只有农艺学。到20世纪上半叶的中国广大农村,生产动力仍然基本依靠牛耕和人力,农具和生产技术基本上依然沿用传统方式。

传统农业的稀缺资源

在传统农业中,一般认为土地和资本是稀缺资源,然而梅尔则不这样认为。梅尔认为传统形式的农业资本是生产过程中创造的,其中劳动是最基本、有时是唯一的资源,如人工挖掘水井,可以期望这种形式的资本在数量上不存在限制。土地是一种稀缺性资源,土地和劳动力之间的互补性很强,但往往传统农业社会的土地平均生产率很低,如果增加其他形式的互补性投入物,也就为生产率的提高提供了可能性,从这种意义上可以认为土地也存在着严重的利用不足问题。这些分析表明,以人口密集的国家和人烟稀少的国家之间的差别为基础,对农业发展所作的结论可能夸大了。通过在现有的农业土地单位面积产量很低的土地上使用改进的新技术而增加生产的潜力,要比通过土地垦殖和土地改造而增产潜力要大得多,而且目前的农业要取得技术上的改进只需要投入其他互补资源,与现有的土地、劳动力和资本资源相结合,共同起互相促进的作用。传统农业改造过程中真正意义上的稀缺资源,梅尔粗略地概括为以下五类:

1.提供刺激的制度。增加农业生产的十分明显的前提条件是建立一种适宜的宏观环境,使增加生产能够向农业生产决策者提供足够的刺激,这种刺激受多方面的影响,从基本的文化心理状况到经济体制和经济活力,土地所有制度特别重要,因为土地所有制的转变常常可以打开技术发明的增产之路,虽然它本身并不能保证增加产量。

2.改进生产可能性的科学研究。农业生产的长期增产需要一项能够不断生产新的生产技术和要素组合体系的研究计划,由于不同地区的资源条件、经济状况以及文化传统上的显著差异,农业生产必然要求投入大量资源用于各地区的适应性的分散研究和试验,虽然科研的重要性众所周知,但它常常且恰好是发展计划中最薄弱的环节。

传统农业的低碳化运作

低碳经济在本质上属于循环经济。农业生产中的循环经济以生态规律为基础,以资源的高效循环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中国传统农业包含了许多朴素的低碳化思想,以衡稳的农业系统以及与其相适应的技术体系支撑着中华民族的传承与绵延,其中有许多值得我们鉴的技术和经验。

农业生产是能量和物质的转化与循环过程,处理好农业生产体系内能量和物质的循环与平衡是农业生产低碳化发展的关键0传统农业以循环之道.采取作物轮作、土壤轮耕、用养结合以及多业循环等方法,形成并维持着传统农业低碳化的循环运作。

传统农业重视物质的循环利用,将各种农业废弃物处理后转变成肥料,使其资源化、变废为宝。既肥沃了田地,保持了土壤的“常新壮”,又减少了环境污染,保护了生态环境,可谓一举两得。在传统农业中,施肥是废弃物资源化、实现农业生态系统内部物质循环的关键。传统农业的肥料基本上都是农业生态系统中的废物利用。这种农业内部的废物利用,变无用之物为有用之物,暗含了早期农业的循环经济理念。魏晋南北朝,出现了人工绿肥。到了宋代,城市的粪便、垃圾以及河泥等成为肥料,标志着城市生活中的废弃物也被纳入到农业物质循环的大系统之中,“变恶为美”、“余气相培”正是中国传统农业的低碳化特征。历史上形成的各业互补、多业循环的农业生态系统使种植业、畜牧业、养殖业等各业互为前提、融为一体,提高了农业生态系统的能量转化效率,使传统农业作为人类社会与自然生态系统的惟一界面在参与碳循环过程中显示出重要的碳汇功能。传统农业的种植制度既重视“相继以生成”,又强调“相资以利用”。“相继以生成”,一方面,实行轮作倒茬、间作套种,扩大了耕地中绿色作物的覆盖面积,以至“种无闲地”;另一方面,尽量延长耕地中绿色作物的覆盖时间,以至“种无虚日”,使土壤和太阳能得到最充分的利用,最大限度地发挥农业的碳汇功能。“相资以利用”亦把更多的生产项目结合在一起,例如,明末清初,浙江省嘉湖地区形成了“农一桑一鱼一畜”相结合的耕作模式;在珠江三角洲地区出现了“桑基鱼塘”模式。“农一牧一桑一蚕一鱼”和“桑基鱼塘”模式做到了多业并举、各业齐养,各业之间相辅相成,物能多级、多层次循环利用,用养循环结合在整个系统内的实现,物能循环效率和利用率更高,堪称当今低碳农业的雏形,也正是再利用原则的生动体现。

联系管理员
15775053793

作者头像
经济百科创始人

经济百科

上一篇:高级生命支持
下一篇:招聘制度

发表评论